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其中,“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是一個重要著力點。“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科技創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說。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創新驅動和高科技產業支撐。“而現有的資本供給結構無法完全適應以高風險、長周期、輕資產為特征的高科技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加快科技資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直接融資、股權投資、資本市場,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必要之舉。”張懿宸委員表示。
一個積極活躍的創投與私募股權投資市場,能夠有效促進創新資本形成,賦能科技成果轉化,進而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已成為金融支持實體、推動科技創新、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張懿宸委員認為,當前行業面臨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一是募資難,國資投資仍占據主導地位,市場化投資不夠豐富,募資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二是退出難,截至2023年末,行業存續規模已達14.3萬億元,基金數量超過5.4萬只,處于退出或清算期的超過一半,退出難現象突出。
如何加快培育積極活躍的創投與股權投資市場?張懿宸委員表示,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是行業蓬勃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防范金融風險的同時,未來要持續優化市場資金來源結構,鼓勵壯大長期機構投資者隊伍。針對退出難問題,張懿宸委員建議,應豐富私募股權投資退出方式,拓寬和暢通人民幣基金退出渠道,包括進一步活躍S基金(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市場、用好實物分配股票等新舉措,同時應充分發揮并購在交易退出環節中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