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杰表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應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創新作為第一動力,要推動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科技創新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需以大型科研機構、高校為載體,產學研相結合,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推動科技成果在本地孵化轉化。
余淼杰代表認為,應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賦能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首先,國企和民企應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掌控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主導權,推動科技成果在本地孵化轉化;其次,應探索建立高效協同的創新體系和全過程的成果轉化支持機制,培育產學研結合、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的良好創新格局,共同打造創新“增長極”;再次,營造良好科技創新生態環境,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發揮好高校和大專院所基礎研究專家和企業科技創新精英的重要作用,加大科研資源向核心科研人員和企業傾斜,協同做好科技創新人才激勵培育保障措施。
余淼杰代表介紹,目前我國的研發投入,無論是人員還是經費,多集中在試驗發展以及應用研究上,而在基礎研究上的投入較少。未來,我國在創新投入上應更加著力于原創性創新,在政策上應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扶持。中國的專利產出總量很大,多為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所占比重還不夠多。目前中國創新的重點是突破“卡脖子”問題,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是攻克難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