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黨政干部談治理> 正文

深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著力繪就山鄉巨變“新畫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必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近年來,湖南省懷化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一、突出黨建引領,筑牢基層組織“橋頭堡”

鄉村要振興,關鍵是把基層黨組織建好、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懷化市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進一步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村級組織體系,著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堅強戰斗堡壘。

建好工作機制。全面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書記”一起抓、黨委政府共同抓、各有關部門協力抓的責任體系,完善領導聯系點機制,市級黨員領導分片聯系13個縣市區,直接聯系34個行政村,帶領2343名縣鄉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聯鄉包村,推動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向一線下沉。健全駐村幫扶機制,推動優勢兵力向鄉村振興一線集結,擇優選派1261支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隊、3540名工作隊員,其中有基層工作經歷或涉農專業的干部達74%。優化考評機制,細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清單,納入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市縣兩級每季度組織開展調研督查、走村觀摩、擂臺比武,以責任落實倒逼工作落地。

建強基層組織。創新組織設置方式,探索推廣“連村聯創、抱團發展”黨建引領模式,通過“強村帶弱村”、“先進帶后進”,推動組織聯建、產業聯創、活動聯辦、制度聯抓,實現利益聯結。注重將支部建在產業鏈、合作社、安置區及邊界地,全市330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全部建立黨組織或派出黨建指導員,與廣西三江、貴州黎平等地開展黨建聯建推動邊界合作。同時,圍繞產業發展、基層治理、鄉風文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培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鄉鎮、示范村,輻射帶動周邊1054個村共同發展,形成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帶38條,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組團式、區域化發展格局。

建優骨干隊伍。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實施村級后備力量“萬人計劃”,把1246名政治過硬的農村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等人員選為村黨組織書記,村“兩委”干部中致富能手占比達到40%以上。常態化開展村干部集中輪訓一批、異地培訓一批、學歷培養一批、導師幫帶一批、觀摩學習一批“五個一批”行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能人帶動“百千萬”工程,重點培育100名村主要干部、1000名村干部、10000名黨員致富帶頭人,為培育對象及其所辦項目提供資金扶持、搭建創業平臺、組建幫扶團隊,努力培養一支與鄉村振興相適應的農村骨干隊伍。

二、突出特色優勢,做強產業發展“土特產”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懷化市依托特色資源,扎實做好“土特產”文章,壯大鄉村產業,切實解決產業化程度不高、結構不優等問題,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統籌謀劃產業發展新格局。立足懷化區位交通、商貿物流、生態綠色、種質種子等比較優勢,結合13個縣市區資源稟賦,以生態產業和特色產業為突破口,建立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產業鏈總鏈長、市級領導擔任鏈長、市縣兩級一體聯動的推進機制,重點發展中藥種植加工、種業及糧食加工、水果、油茶及其他油料、現代畜牧等5大重點農業產業鏈,著力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2023年上半年,5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實現產值357億元。

聚力打造特色產業新品牌。聚焦“農文旅”融合,充分發揮懷化是“世界雜交水稻發源地”的優勢,講好“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新時代故事,加快建設“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洪江古商城—黔陽古城”旅游“金三角”,著力打造“湖南農耕文化名片”、“國際種業之都”。依托中國道地藥材之鄉、水果之鄉的基礎,打響茯苓、黃精、龍牙百合、山銀花、青風藤、天麻“懷六味”中醫藥品牌和“懷化冰糖橙”、“懷化碣灘茶”等“懷鄉懷品”區域公用品牌。目前,全市培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4家、省級龍頭企業68家,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86個,擁有中國馳名商標6件、“兩品一標”農產品348個。

探索實踐集體經濟新模式。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一把手”工程,與縣域經濟發展一并規劃部署,發揮6個全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578個中央和省財政重點扶持村示范效應,探索推廣村莊整體開發、土地流轉服務、倉儲冷庫經營、農資集采服務、農村勞務經濟、土地入股經營、全產業鏈托管、民生經濟融合等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八種模式”,推動發展傳統農業產業向“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轉變。目前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達到70%以上。

三、突出連心到戶,暢通治理服務“最末梢”

推進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懷化市持續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推動干部沉下去、民情摸上來、問題化解掉、民心聚起來,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創新方式,推動聯系服務網格化。根據地域分布、生活習慣以及少數民族特點,在村一級全面構建“片—組—鄰”組織架構,將每個村劃分若干片區,下轄若干村民小組,按照鄰近居住的5至15戶為1鄰標準,從村民代表、黨員中推選12.05萬名鄰長,聯系覆蓋村民149萬戶。通過片長聯組長、組長聯鄰長、鄰長聯群眾,注重發揮鄰長政策宣傳員、民情聯絡員、安全防護員、文明示范員“四員”作用,暢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分級負責,實現民情處置常態化。對村干部、駐村工作隊、鄰長等人員在常態化入戶訪民情中收集到的問題,建立“四方會診、三級化解”民情處置機制,即個人能當場解決的及時處理,解決不了的上報村黨組織;村黨組織每周召開1次碰頭會,梳理形成“民情臺賬”,及時研究解決;鄉鎮黨委每半月召開1次民情例會,分析研判社情民意,幫助解決村一級無法解決的問題。聯鄉縣級領導統籌縣直職能部門負責人、鄉鎮聯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干部定期開展“四方會診”,每月至少1次在鄉村集中召開民情化解會,會商解決難點問題,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去年以來,共收集社情民意4.1萬件、調解矛盾糾紛1.12萬起、提供微服務9.95萬件。

搭建平臺,推進鄉村治理信息化。依托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開發線上服務平臺及APP,推動涉農服務事項在線辦理,拓展群眾反映情況、發布需求、參與村級事務的線上渠道,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采取村級集體經濟出資一點、財政補助一點、愛心人士捐助一點等方式,成立村級“幸福基金”,開辦鄉村積分超市,建立“正負面清單”,對黨員群眾日常行為進行量化積分,“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激發村民參與村級事務主動性。會同縣鄉村“智”理平臺與“積分超市”項目作為湖南省鄉村治理數字化唯一代表,參加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成果展覽會。

四、突出保障激勵,激活干事創業“源動力”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懷化市積極探索激勵鄉村振興一線干部干事創業辦法,拿出系列過硬措施,讓基層干部做事有舞臺、干好有激勵、發展有空間,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在農村廣闊天地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真金白銀提升待遇保障。精準精細落實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高于縣直單位同職級人員20%的政策,統籌考慮鄉鎮發展、邊遠程度和鄉鎮工作年限等因素,差異化設置補貼標準,重點向邊遠艱苦鄉鎮、長期在鄉鎮工作人員傾斜。完善村干部待遇報酬增長機制,健全健康體檢、養老保險、離任補助等全方位保障體系,每年組織鄉鎮黨政正職、駐村工作隊、村黨組織書記健康體檢,離任村干部生活補貼人均增長1倍,切實提升基層干部福利待遇保障。

綜合施策強化政治激勵。突出基層導向選干部,選拔副處級領導干部優先考慮優秀鄉鎮黨委書記,縣級機關提拔副科級以上干部優先考慮有鄉鎮工作經歷的干部。去年以來,提拔12名鄉鎮黨委書記擔任副處級領導職務。建立“五方面人員”比選常態機制,累計選拔543人進入鄉鎮領導班子。考錄鄉鎮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時,拿出一定職位定向從在職村干部中招錄,切實打破基層干部晉升“天花板”。注重選樹先進典型,每年評選一批擔當作為“好支書”,推薦優秀鄉村干部作為“兩代表一委員”人選,近5年來3名鄉村黨組織書記當選全國黨代表、全國人大代表。

千方百計為基層減負松綁。深化文山會海、事事留痕、證明事項過多、多頭重復開展督查檢查考核、違規從基層借調人員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全面清理在村設立的違規工作機制和牌子,讓廣大基層干部輕裝上陣。旗幟鮮明為干部容錯糾錯、澄清正名,細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建立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會商制度,啟動問責程序時同步開展容錯免責調查,確保鄉村干部在鄉村振興中放開手腳干實事。

(作者為中共湖南省懷化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