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兵器裝備集團)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堅定不移服務國家戰略,聚焦增強履行強軍首責和“一定要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兩大核心功能,奮力改革、頂壓前行,全面完成2023年度改革任務,“一利五率”實現“一增一穩四提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6%,同口徑創歷史新高,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5%,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現高質量開局起步。
堅定不移履行強軍首責
有力支撐國防安全
壓緊壓實責任,國防重大工程任務全面完成。該集團黨組高度重視,每月督導協調,董事長向任務單位“一把手”簽發軍令狀,將業績考核中重大任務完成情況占比提高20個百分點,集團公司2023年全部重大工程節點任務100%按計劃完成。
創新組織模式,智信體系建設取得顯著突破。聚焦軍事智能化建設的痛點、難點,與外部合作構建智信體系,完成新系統研制并發布,為新型裝備建設提供堅實基礎。
中國兵器裝備自主研制的20式新槍族亮相第14屆中國航展
堅持創新引領,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全年新增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創歷年最高。加快推進軍工數字化轉型,實施科研計劃“九提升”強基行動,引導企業破解難題,加快項目研制進度。加快武器裝備“三化”融合發展,新域新質項目占比達到40.8%。
做強做優做大新能源汽車
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加快品牌布局,新能源汽車實現加速發展。兵器裝備集團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三大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布局,聯合華為、寧德時代打造的高端情感智能電動品牌阿維塔,深耕全場景智慧出行品牌深藍汽車,聚焦未來的數智進化新汽車品牌長安啟源。根據品牌布局優化組織架構,按照“小總部+事業群+共享平臺+孵化創新”四級組織架構,快速有序調整長安品牌事業部,高效完成造型、采購、產品定義、品牌推廣等業務板塊事業部間的調整,充分激發新能源汽車細分賽道的內生動力。2023年長安新能源汽車上市6款產品,實現銷量47.3萬輛,同比增長66.4%,增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35.7個百分點。
南京長安智慧工廠總裝車間
深耕科技攻關,核心技術優勢加快形成。加大“三電”領域技術攻關力度,成功突破碳化硅功率模塊集成控制、電機油冷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完成750伏高壓多合一電驅系統樣件開發和性能驗證,目前自主掌握新能源核心技術600余項,2023年新增專利5980項,汽車智能化領域專利公開量行業第一。加快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牽頭國家芯片統型,517個芯片型號進入通用款型,全年搭載國產化芯片1.03億顆,單車應用率30%,居行業第一。
與龍頭企業強強聯合,構建新能源汽車發展新動能。充分利用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核心技術和資源優勢,與華為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在數字化轉型、海外車聯網、智能化等重點領域各施所長,努力實現智能化技術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共同打造一批新能源汽車爆款產品,攜手打造世界一流的汽車智能駕駛系統及部件產業領導者。與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合資成立“時代長安”,完成首款87Ah標準化電芯下線,實現長安“金鐘罩”電池品牌落地。與領軍企業斯達半導體合資成立“安達半導體”,快速推進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功率模塊封裝制造布局,有效實現“防卡脖”。
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著力增強核心功能
突出形神兼備,現代公司治理持續完善。動態優化集團黨組“前置事項清單”并指導各企業黨委及時跟進完善。制定深化子企業董事會建設的指導意見等制度,修訂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交流任職管理辦法,并實現專職外部董事與企業現職領導人員雙向交流。完成專兼職外部董事綜合考核評價,個人績效與考評結果強掛鉤。
中原特鋼、貴州高峰重組整合干部職工大會
突出更廣更深落實,市場化經營機制持續優化。修訂企事業單位績效考核辦法,圍繞“兩圈一新”產業分類和功能定位實施差異化考核,突出不同產業、不同企業發展目標,科學合理設置考核體系和考核重點,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提質擴面,強化剛性考核兌現,2023年46人績效考核等級降級,其中37名經理層成員績效薪酬降幅超過20%,6人退出崗位。以“三能”為核心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普遍建立,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比例、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比例、員工市場化退出比例分別達到72.7%、5.6%、3.5%。
聚焦主責主業,內外部資源重組整合取得新突破。2023年完成3組6家企業整合,近年來累計推動11組27家企業重組整合。軍工專業化整合獲“第二屆國防科技工業突出貢獻獎”,并購重組安徽軍工全面完成,軍品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