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進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而要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就必須大力加強黨的建設、抓黨建促鄉村全面振興。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在基層的神經末梢,是加強新時代農村建設、促進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對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抓黨建促鄉村全面振興是黨領導農村發展的經驗使然,是堅持黨的領導的題中應有之義,是農村發展現實狀況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
一、歷史邏輯:總結中國共產黨加強農村工作歷史經驗的必然選擇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是中國共產黨加強農村工作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加強農村工作歷史邏輯的必然要求。“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工作重心主要在農村,直到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作出將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決定。這一時期,黨對農村工作的堅強領導,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管農村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歷史性成就,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開展了農業合作化運動。盡管,這一時期黨在領導農村工作中出現了失誤,但總的來說都為之后黨更好領導農村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農村成為改革的突破口,進行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在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如既往地將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了脫貧攻堅重大勝利,開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v觀歷史,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牢牢掌握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權,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關系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根本性問題??偨Y黨在農村工作取得一系列成功的經驗,首要的一點就是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目前,“三農”工作的重心已經轉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史為鑒,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建對鄉村全面振興的引領作用。可見,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是對黨領導農村工作歷史經驗的繼承,具有深刻的歷史邏輯。
二、理論邏輯:堅持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內在要求
理論是實踐的指南。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論指導下不斷推進的,有其自身的理論邏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個基本內容就是黨的事業的發展要靠黨的領導才能更好實現,始終要堅持黨的領導。抓黨建促鄉村全面振興的直接理論依據就是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所以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鄉村全面振興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大局中的重要一環,事關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因此,加強黨對鄉村全面振興工作的領導十分必要。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在農村基層的領導力量,發揮著重要的戰斗堡壘作用,是鄉村全面振興最直接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承擔著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的重任,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這指明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在于加強黨的領導,特別是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其關鍵作用??梢姡r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是對“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這一論斷的根本遵循,是堅持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內在要求和具體體現,具有深厚的理論邏輯。
三、現實邏輯:農村發展現狀的迫切需求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三農”問題能否有效解決的關鍵一招,對于國家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我國要實現的鄉村振興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面振興,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等各個方面。因此,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覆蓋面廣、難度大、要求高的系統性工程。“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關鍵。”這一論斷突出強調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農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然離不開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的發揮。目前,農村發展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和挑戰,特別是農民的知識技能缺乏、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農業農村發展的帶頭人隊伍參差不齊等制約著鄉村全面振興的扎實推進。這就需要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使農村基層黨組織成員能夠真正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帶頭人和領頭雁。同時,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過程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比如鄉村治理能力不強、各參與主體積極性不高、黨員隊伍結構還不夠合理等,這就迫切需要加強黨的建設和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可見,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迫切需求,體現了加強黨建引領的現實邏輯。
(作者系陜西省委黨校2024年春季中青年干部培訓一班學員、陜西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