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交織的背景下,我國外貿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新質生產力,這一源自科技創新、產業變革與國際合作的力量,正以其獨特的優勢,為我國外貿國際競爭力躍升提供強大動力。它不僅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更是在全球貿易競爭中塑造新優勢、展現大國擔當的重要抓手。
技術創新催生競爭力
核心技術自主化構筑外貿新基石。新質生產力聚焦科技創新,注重原始創新,致力于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夠為外貿競爭力躍升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核心技術的自主化,是擺脫外部技術依賴、提升外貿韌性和安全水平的必然選擇,是增加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推動在全球價值鏈中位置躍升的客觀要求,更是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引領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我國通過技術創新引領,不斷推動核心技術的自主化,以確保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占據更為有利的地位,為外貿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高附加值產品輸出優化外貿結構。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這為我國高附加值產品輸出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和產業基礎。一方面,發展新質生產力能夠加快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的進程,進而提升傳統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增加值。另一方面,發展新質生產力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有助于我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搶占先機,獲取先發競爭優勢,培育壯大新一代出口產品,提升高科技、高質量和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比重。
綠色低碳轉型引領外貿新趨勢。在當今國際綠色低碳發展的大背景下,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競爭的新賽道,綠色貿易隨之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我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正助力形成綠色低碳國際競爭優勢,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等“新三樣”在國際市場上已然形成強大的競爭力,幫助我國日益形成綠色低碳的外貿形象。隨著新質生產力加速實現生產過程清潔化、資源利用循環化、能源消費低碳化、產品供給綠色化,“中國制造”產品的低碳環保、綠色創新的國際形象將進一步凸顯。
貿易模式創新重塑價值鏈
數字貿易興起。隨著新質生產力支撐的數字貿易日益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和新增長點,這也成為我國優化外貿結構、塑造外貿新優勢、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新質生產力催生數字貿易、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正不斷創造新的競爭優勢,重塑傳統競爭優勢。一方面,數字產業化帶來我國在數字產品貿易領域的競爭新優勢。如今,我國已成為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領域的最大出口國,展現出強大的市場活力和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重塑傳統貿易優勢。經過數字化轉型,原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為技術、知識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實現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我國外貿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服務貿易升級。新質生產力是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動力來源,也是推動服務貿易優化升級的關鍵力量。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數字化彎道超車的機遇,推動服務貿易朝著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極大地改變了服務提供的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時空限制,拓展了服務貿易的市場空間。新質生產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服務貿易向高知識密度、高附加值領域轉型。現代服務業借助數字技術,將先進制造業的供應鏈、價值鏈等環節納入服務范疇,形成全新的服務模式。智慧物流、數字金融、數字設計等新型服務模式不斷涌現,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也拓寬了服務貿易領域。
全球價值鏈重構。新質生產力成為推動我國從全球價值鏈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重要動力,這既符合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的共贏發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這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發展新質生產力強調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的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攻關,著力解決關鍵產業鏈中的“短板”,從而使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話語權,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將培育一批鏈主企業和關鍵節點控制企業,造就一批主導全球價值鏈的世界一流企業。
國際合作塑造規則影響力
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新質生產力帶來的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進程,國際產能合作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和方式。新質生產力帶動的國際產能合作,能夠提升世界各國對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的認可度,有助于改善和重塑我國出口商品的整體形象。新質生產力推動的國際產能合作,能夠拓展中國的新模式和新業態的應用場景,逐步形成與國內產業鏈緊密相連的跨境研發、生產和經營網絡,進一步提升中國品牌的全球影響力。新質生產力引領的國際產能合作,通過共建產業園區、開展聯合研發,助力全球產業鏈升級,帶動合作國家共同發展。
參與全球貿易規則制定,強化戰略引領。未來國際貿易的格局變化、利益分配,將更多取決于系統性規則與制度的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為新型國際貿易和產能合作創造良好制度環境,需要完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而新質生產力又以其強大的技術創新力,為我國參與全球貿易規則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撐,助力提升我國在國際貿易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新質生產力強調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促使我國在參與全球貿易規則制定時更加注重戰略規劃和長遠利益,提出更加符合自身利益和全球發展趨勢的規則和方案。新質生產力還促進了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合作,通過加強溝通與協調,共同推動全球貿易規則的完善與發展。
貢獻全球治理智慧,展現大國擔當。新質生產力助力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公共衛生安全等領域的國際合作,提供國際公共產品,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提升我國外貿在國際社會的聲譽和影響力。在氣候治理方面,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了“中國方案”。通過大力發展綠色生產力,中國不僅有效降低了自身碳排放,還為全球提供了清潔綠色的技術和產品。在公共衛生安全領域,我國充分利用新質生產力帶來的科技創新優勢,積極參與全球公共衛生合作,加強與國際社會的疫苗研發和生產合作,為世界提供醫療衛生產品,為全球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的應對貢獻“中國力量”,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新質生產力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外貿競爭力,催生國際貿易新模式,重塑全球價值鏈,拓展國際合作新領域,增強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能力。未來,我國將繼續依托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貿合作與規則制定,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為實現各國共同發展和共同安全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