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參加了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浙江省人民政府組織的超強臺風防范和特大洪澇災害聯合救援演習,演習代號為“應急使命·2024”。
中國安能應急管理部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中心共投入人員489人,裝備243臺套,在浙江省金華市主演習場承擔了堰塞湖搶險、堤防決口封堵、損毀道路搶通、電力應急搶修、城鎮內澇應急救援、“孤島”被困人員救援、堤防巡查排險、水庫險情處置等多個科目演習任務。
演習模擬超強臺風“海神”正面登陸浙江寧波象山沿海,貫穿浙江全境,錢塘江流域發生超歷史特大洪水,杭州等地多災并發,海上船只遇險,城市嚴重內澇、山洪地質災害,多個村鎮受淹,大量人員被困孤島,堤防決口、水庫出險、鐵路停運、廠房爆燃,部分地區道路、電力、通信中斷。
在損毀道路搶通現場,中國安能搶險隊員利用大功率吸淤車清理淤積體,柔性路面機在通往災區損毀地段,鋪設臨時活動路面,同時快速架設目前國內單體跨度最長51米的應急機械化橋,保障各種輪式和履帶式裝備,通過損毀路段,全面打通通往災區的生命之路。
在“孤島”救援處置現場,中國安能救援隊員操作水面無人測繪船和沖鋒舟實時探測航行通道、水位、流速等信息,實時報告水量數據,并快速建模,經過專家會商,結合水域偵測信息,救援隊立即派遣被網友譽為“救援航母”的動力舟橋前往轉移被困人員。
在堰塞湖險情處置現場,中國安能救援隊員攜帶三維激光掃描儀、邊坡雷達,在堰塞體右岸安全位置設置觀測點,對滑坡體進行動態監測。同時,測量組操作全站儀進行施工放樣,測出泄洪槽開挖的位置、長度、寬度、深度等相關數據;重型工程救援裝備按照“明渠引流、分層開槽、接力翻挖、深挖控高、護坡鎮腳”的戰法,開挖泄洪槽。經過鏖戰,泄洪槽順利開挖完成,堰塞湖水位迅速下降,實現了引流入槽、排水泄洪的目標。
在決口封堵處置現場,中國安能采用“水陸空協同作戰、機械化雙向立堵”方式,按照“空中定點拋投、搶筑裹頭保護、打樁固基攔截、石渣戧堤進占、塊石突擊合龍、黏土拋填閉氣、加高加固復堤”的戰法展開搶堵。中國安能救援隊員操作水上作業平臺配合植樁機在決口外側開展植樁作業,形成鋼板樁水面戧堤,攔截洪流,降低流速。水上作業平臺為水上作業的鋼質浮箱組合平臺,可模塊化運輸,可現場組合成水上打樁作業平臺,實現裝備快速到達封堵現場進行打樁作業封堵。
在電力搶修處置現場,全能型調控機器人“悟空”精準抓取故障信息,無人機抵近輔助勘察,智能生成處置方案。中國安能電力基地新一代伸縮臂履帶起重機進行主網搶修,配網機械化施工一體機實施倒桿更換。緊接著,搶修人員登高作業,在30米高空快速修復鐵塔,載重無人機配合高速絞磨機提升導線、金具,遠距離搭接塔頭掛點,采用自行走弧垂測量儀校正導線,搶修人員搭乘“小飛人”直達作業面修補導線,災區電力成功搶通。
在水庫險情處置現場,救援隊采用全自動沙袋裝袋機快速將沙袋裝運至指定位置,同時挖掘機清理管涌口部位及周邊雜物后,作業人員采用“反濾壓滲、蓄水反壓”戰法,使用浮力式和裝配式反濾圍井,有效處置了險情。
科技賦能應急救援新質戰斗力,此次演習中國安能二局牽頭研發的應急指揮調度系統首次投入使用。該系統按照“快速反應、科學處置”的方針,圍繞“精準研判、高效決策”的目標,著眼于自然災害導致的堰塞湖、堤防決口險情工程搶險救援,集數字化、信息化、可視化、智能化為一體,可實現應急救援指揮調度和輔助決策兩大功能。
下一步,中國安能將持續發揮優勢和專長,著眼國家安全所需、主動融入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做好企業條件下應急救援工作,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為國家應急救援事業建設發展貢獻力量。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