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黨政干部談治理> 正文

年輕干部要自覺樹立為民造福的政績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之際作出重要指示,明確要求年輕干部“要自覺做矢志為民造福的無私奉獻者”。2019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的講話中多次強調“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離開了人民,我們就會一事無成。作為在縣區“一線指揮部”的基層干部,我們唯有把人生理想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中,為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才能真正成長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重任的可靠接班人。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立足縣域經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要努力做到三個同向發力。一是推動產業發展與群眾就業同向發力。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群眾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幸福生活就無從談起。所以,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就要著重發展實體經濟,特別是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大力支持制造業、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不斷增加群眾的擇業選擇、就業機會、創業平臺。深刻理解把握新質生產力,以高質量產業促進高質量就業,凝聚起強大的穩就業合力,讓產業發展和群眾就業實現“雙向奔赴”,讓經濟增長與民生改善同頻共振。二是推動供給側和需求端同向發力。消費升級催生新供給,有效供給激發新需求。在縣域經濟中,通過充分利用優勢、挖掘特色、激發潛能,推動供需兩側協同發力,不斷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企業優勢轉為產業優勢、人文優勢轉為人氣優勢、區位優勢轉為地位優勢。三是推動產業投資與民生項目同向發力。有效投資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招商引資和爭資爭項推動更多社會資金投向民生領域,特別是加大在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等方面的投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聚焦公益性項目與產業有效銜接融合,重點招引相關企業,把民生項目轉化為產業投資。

全面踐行為民造福的正確政績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我們在縣區工作中,必須時刻牢記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不斷筑牢群眾觀點、站穩人民立場,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一是加大民生投入。聚焦群眾就業、就醫、就學、出行、養老、托幼等急難愁盼問題,持續加大民生投入,特別是要堅持新增財力主要用于保障民生,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二是辦好為民實事。民生無小事、為民是大事。我們要本著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從群眾最迫切最急需的訴求出發,通過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公開征集、公布清單、公示進展,群眾評價、社會評議、綜合評估,辦好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著力解決事關群眾利益的“身邊小事”。三是維護民眾安全。安全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作為基層黨員干部,必須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堅持帶隊夜查、屬地巡查、部門檢查、專班聯查、整改核查、責任督查,全面排查群眾身邊的安全隱患風險,筑牢民眾安全的“生命堤”。

不斷增強做群眾工作的本領。在基層工作中,直面群眾,更要練好群眾工作的基本功,自覺拜人民為師,既不能站在群眾的對立面頤指氣使,也不能跟在群眾后面當“尾巴”,要深入群眾、融入群眾、心入群眾。一是通過民情遍訪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首要前提。我們要下決心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帶頭進村入戶開展民情遍訪上,到街頭巷尾、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嘮家常、聽意見、搜訴求,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真正讓群眾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還要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全面綜合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憂所愿。二是注重科學決策融入群眾。在謀劃推進工作時,要以大多數群眾的意愿為導向,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做決策、定政策、拿措施時,首先考慮民意、自覺珍惜民力,不折騰、不惹事,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和執法,要充分考慮時度效,開展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避免解決一個問題、引發一片問題。三是完善基層治理心入群眾。作為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工作能力強不強的一個根本標準,就是看能不能通過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增強群眾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我們要積極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實踐,堅持黨建引領,探索法治化治理方式、網格化治理單元、多元化治理主體、智能化治理平臺相結合的治理體系,推進“紅色物業”“紅色業委會”建設,積極引導社會組織、法律明白人、“五老”群體等參與社會治理,正確引導群眾表達意愿、疏導社會情緒;要千方百計為鄉村基層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旅則旅、宜商則商和聯村、聯產、聯農等各種方式提高村集體收入,讓基層有錢辦事、有錢服務,維護基層權威,贏得群眾信賴。

(作者系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委書記)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政績觀   正確政績觀   為民造福   盛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