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干部歷練成長、干事創業的大舞臺,更是落實政策、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持續深化基層減負,是提高基層工作效能的內在要求,也是激發工作活力的應有之義,要平衡“減”負擔和“增”動能的關系,讓減負發揮實效。
善用減法,丟掉包袱助輕裝上陣。基層是距離群眾最近的地方,基層干部是抓上級政策落實的“最后一環”也是“關鍵一環”,承接的工作任務和壓力千頭萬緒、時常“超載”。唯有自上而下層層減輕基層工作負擔,才能讓基層干部以更好狀態全身心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之中去。既注重“卸”工作方式,從少開會開短會、少發文發簡文、少填表多共享、少“鍵對鍵”多“面對面”等小微處著手;也注重“卸”思想包袱,從思想上下功夫,擯棄以照片靚度、臺賬厚度論英雄等錯誤“政績觀”,傳承弘揚“四下基層”的優良傳統,俯下身子到一線去聽民聲、察民意。
巧用加法,脫虛向實保不減質量。為基層減負,減掉的是工作量,追求的是更高的工作效率。要堅持“脫虛向實”,切實將基層從繁瑣的、不必要的事務中解脫出來,讓基層干部騰出時間和精力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為群眾干實事、謀發展;也要強化紀律約束,狠抓工作落實,不斷完善科學有效的考核制度,健全問責機制,營造崇尚實干、擔當作為的濃厚氛圍,做到減負不減責、松綁不松勁。同時,更需謹防形式主義頑疾反彈回潮,加大對脫離實際、大干快上等形式主義典型行為的整治力度,通過加大通報曝光力度發揮警示警醒功效。
化減為加,減負松綁為干部增添動力。基層干部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摸爬滾打”“練武提能”,嘗盡了抓落實、抓發展、抓民生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他們的難處需要實時被看見、苦憂需要實時被關懷、活力需要實時被激發。要在擔重擔、唱主角、挑大梁的同時,注重“搭橋接線”,讓想干事者多露臉、能干事者有舞臺、干成事者有收獲,讓基層“奮斗者”滿懷激情和干勁投身基層事業。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對干實事、有實效、不畏難的優秀干部寬容一分、加大獎勵,不埋沒每一位苦干實干、敢干敢當的好干部,樹立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基層的鮮明導向。(景寧畬族自治縣大均鄉人民政府 張紫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