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報 》( 2024年06月30日 第 03 版)
湖外青山疊翠,堤邊綠樹成行。從羅山縣城出發往北約3公里,就來到羅山縣龜山湖景區。一入園區大門,山色水韻撲面而來;彩色步道和水上棧道交織,恰似兩條矯健的長龍在山水之間嬉戲盤旋;不遠處的黃色沙灘上,白鷺在其中翩翩起舞,孩童在上面嬉鬧奔跑,一幅美麗鄉村的圖景正徐徐展開。
北建龜山湖,南興何家沖。與龜山湖遙相呼應的是位于羅山縣城南約60公里的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何家沖。一批批游客與研學團隊參觀何氏祠,漫步銀杏樹下,沉浸于紅色海洋,追尋紅色足跡,聆聽紅色故事。當地鄉村民宿更是游人如織,一房難求,既富了當地群眾,也帶動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穩步增長。
這些變化,源自羅山縣“五星”支部創建帶來的鄉村巨變。“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羅山縣堅持黨建引領、產業帶動、多點發力,“五星”支部創建取得明顯成效。2023年,全縣共創成“五星”支部7個、“四星”支部40個,你追我趕、摘“星”創優的良好局面逐漸形成。
奏響黨建引領“進行曲”
“‘五星’支部創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黨建引領,壓實工作責任,最大限度調動各方資源同向發力,確保創建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效果。”2024年3月28日,在該縣召開的鄉村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推進會上,該縣縣委書記余國芳的話字字千鈞。
“五星”支部創建以來,該縣按照“一星一專班”的工作思路,成立了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分別明確創“星”牽頭縣領導和縣直單位,建立健全了“五星”支部創建聯席會議制度,先后召開聯席會議15次,會商解決各類難題76個。
為進一步讓鄉村干部明白“五星”支部創建“干什么”“怎么干”,該縣先后印發學習資料3000份,分級分類舉辦培訓班60余期3500余人次,實現了縣鄉村業務骨干培訓全覆蓋。
“五星”支部創建離不開群眾參與,只有干群同心,才能奏響鄉村振興大合唱。在該縣主要領導的示范帶動下,30名縣處級領導干部深入包聯鄉村開展“五星”支部創建宣講活動60余場次,縣直287個機關黨支部先后深入結對村(社區)開展“五星”支部創建宣講活動700余場次,開展相關主題黨日活動1100余場次。
奏響產業發展“交響曲”
2018年,尤店鄉釣魚臺村創辦了自己的集體經濟公司,從6頭能繁母牛起步,發展到現有肉牛存欄82頭,2023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益達到30萬元。該村黨支部書記胡耀安自豪地介紹:“今年,我們還將在帶動就業、回收秸稈等利益聯結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與農戶‘綁定’的路徑,讓本村有養殖意愿的農戶將能繁母牛領回家,產下牛崽歸農戶所有,母牛送還養殖場,既確保集體資產不流失,也能讓群眾共享集體經濟發展成果。”
與釣魚臺村發展特色養殖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不同的是,羅山縣鐵鋪鎮則是依托當地豐富的“紅綠”資源,按照“整合資源、優選項目、打捆資金、聯村發展”的思路,整合全鎮的集體經濟和第一書記項目資金1400余萬元,成立村集體經濟公司——紅途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大力發展紅色教育與綠色康養產業,帶動周邊110余戶農戶發展民宿和餐飲服務產業,全鎮10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10萬元以上,其中,20萬元以上村占比50%。
以集體經濟激活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讓產業興旺成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源頭活水”。在爭創“產業興旺星”的過程中,羅山縣堅持資金撬動、集體帶動、企業驅動,先后投入資金7800余萬元,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特色種植、租賃服務等,帶動76個村集體經濟增收500余萬元。集體經濟收入的增加也帶動了當地產業的蓬勃發展,各類經營主體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顯現。據統計,全縣先后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3家,培育各類合作社、家庭農場2600余家。
5月1日,羅山縣第二屆露營文化旅游節在定遠鄉云禾山水景區開幕,古箏群奏、篝火晚會、趣味體驗輪番上演,現場氣氛熱烈,人頭攢動。據了解,云禾山水景區由當地外出成功人士張啟才投資打造,目前已累計接待游客150萬人次。
“五星”支部創建以來,羅山縣以爭創“產業興旺星”為契機,大力實施“能人回歸”工程,先后引回特色產業項目26個,籌資7000余萬元助力人居環境提升,既美了鄉村又富了百姓。
奏響幸福和諧“協奏曲”
共享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經驗,共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好愿景。繼羅山縣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上向全球推廣生物多樣性保護經驗后,今年5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焦點訪談》欄目再次聚焦羅山生物多樣性的十年變遷。
良好的生態得益于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擦亮了生態環境底色。“五星”支部創建以來,羅山縣以“十百千萬”工程為牽引,持續發揮生態優勢,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生態宜居村民組1500余個,農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楠桿鎮田堰村陳灣組是該縣重點打造的人居環境示范組之一。走進陳灣,干凈的水泥路,整齊的行道樹映入眼簾,循著盈盈的瓜果香一直前行,便能探尋到那依水而建、樹蔭朦朧、碩果環繞的田園村莊。距這里不遠的“村民之家”內,60歲以上老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餃子宴”活動正在舉行。“如今,‘餃子宴’已經成為我們村增進鄰里關系的橋梁,既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又使村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楠桿鎮田堰村黨支部書記孫大勝介紹。
“五星”支部創建以來,羅山縣以點亮“文明幸福星”為重點,先后組織開展“餃子宴”活動4000余場次,評選“三星文明戶”14727戶,在全市率先為“三星文明戶”賦能“四免一優先”政策,先后有2577人享受免費健康體檢,2873人享受旅游景點免門票,為“三星文明戶”發放免抵押貸款5255萬元,“德治”在基層治理中的“浸潤”作用充分發揮。
文明幸福的生活離不開安定和諧的環境。“如今,村里按干部包片劃分了網格,24名網格員在常態巡格中遇到處理不了的難題,用‘信服通’APP一鍵上傳,縣鄉村分級辦理,效率比原來高多了。”靈山鎮檀墩村黨支部書記李磊說起基層治理平臺贊不絕口。
“信服通”APP的推廣應用,實現了基層治理信息化、精細化,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為點亮“平安法治星”提供了支撐。“五星”支部創建以來,羅山縣以“三零”創建為抓手,以基層治理平臺為依托,在落實“黨員聯戶、干部包片、支部會商”的基礎上,著力構建“一警四員”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治安巡邏,及時化解矛盾糾紛,進一步扎緊了“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的籬笆。2023年,全縣創建“三零”主體7436個,其中村(社區)305個,符合“三零”創建標準的297個,占比97.38%;企事業單位7131個,符合“三零”創建標準的7126個,達標率99.93%。
“‘五星’支部是標桿也是方向。下一步,我們將以‘五星’支部創建為統領,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凝心聚力、擔當作為,不斷推動‘五星’支部創建取得新成效,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羅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