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烏魯木齊訊 (通訊員 辛組軒)近年來,新疆大力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持續用力抓基層打基礎,讓組織體系和工作力量直達基層,助力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加強基層組織體系建設,織密全域覆蓋的治理網絡。持續完善村黨組織領導下的發展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綜治中心建設,推動村民小組、在村企業建立黨組織,設置黨員中心戶,每戶包聯服務群眾15至25戶。推進治理網格實現多網合一,劃設村(社區)網格5.8萬個,新成立物業服務行業黨支部1713個、業主委員會7592個,消除物業服務空白小區1021個。緊盯就業集中的建筑、餐飲等行業和園區非公企業,實施“黨組織孵化三年攻堅”“整園升級賦能”計劃,新建黨組織2134個、發展黨員1.3萬名、選派黨建指導員3.22萬人。開展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依法治理好、凝聚人心好、文明創建好、推動發展好、堡壘作用好為目標,按領域分類施策,細化正向評選指標和反向監督情形,建設2.85萬個“五好”支部在前引領,指導4.14萬個支部晉位升級,督促存在反向情形的支部靶向施治、整頓提升,引導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推動工作力量下沉一線,建設堅強有力的治理隊伍。抓好帶頭人隊伍,開展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帶頭人履職、駐村工作效能、基層組織作用評估,查擺整改突出問題,調整不勝任基層黨組織書記和第一書記,提拔和進一步使用1489人。充實鄉鎮工作力量,近年來,根據實際新增鄉鎮干部2.21萬名,專項清退縣以上機關抽調的鄉鎮干部回歸本職;建立鄉鎮干部在村工作機制,每月安排一半干部住村。派強幫扶力量,去年選派7113名優秀干部擔任駐村(社區)第一書記,重點向脫貧村、治理任務重的村(社區)派駐工作隊。全面開展爭當先鋒行動,推動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黨員佩戴黨員徽章全覆蓋,農村和商家“共產黨員戶”掛牌全覆蓋。
構建管用工作機制,提升城鄉和美的治理效能。健全風險隱患前端防范機制,把維護穩定作為第一位的政治任務,小村每月、中村每兩個月、大村每季度走訪一遍,拉網式匯集各類信息、點對點研判風險隱患,確保問題早發現早上報早處置;以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及其網絡平臺為主渠道,健全線上接訪、上門走訪相結合的“接訴”體系和五級聯動的“即辦”體系,近年來收集訴求358.4萬條。建立居民參與治理機制,將村(社區)力量編入網格、包聯到戶,常態化入戶收集民情民意,形成工作清單;依托黨員中心戶設立網格議事說事點3.5萬個,對網格議事說事形成的提案,經“四議兩公開”程序后,交付網格員帶領群眾落實。堅持為民辦實事公開承諾制度,去年結合主題教育完成“辦實事解民憂”事項2952件,化解信訪積案1463件;建設村(社區)“石榴籽”服務站1.18萬個,為群眾幫辦代辦服務事項43.3萬余件;新建文化廣場6352個、農村大舞臺5531個,每月開展一次“文化潤疆”主題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