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銅集團)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全力實施以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統領,國企改革創新攻堅行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雙百行動同向發力的“1+3”系統性改革,全速推進高質量發展“三年再提升行動”。2023年,江銅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562億元、利潤82.5億元,同口徑比上年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江銅集團貴溪冶煉廠智能轉運廠房
一、以高質量為主線,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江銅集團全產業鏈優勢,重點培育銅基新材料、數字經濟、環境科技三大新興產業,取得積極進展。其中,與中科院寧波所合作研發、華為參股的金剛石-銅項目,正積極推進在江銅集團南昌未來產業園落地,有效帶動了高端銅合金和銅基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銅銳信息公司對標寶信、徐工信息等業內一流IT公司,高標準推動數字產業化。江銅集團環境科技公司的“微生物植被修復專利技術”獲評2022年度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二是提升數智賦能水平。以數智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全面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建設,構建形成以銅銳信息公司為基礎,德興銅礦“智慧礦山”、貴溪冶煉廠“燈塔工廠”為引領,全產業鏈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數字江銅集團”新格局。牽頭組建“江西省銅行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加速打造省級平臺,賦能全省銅產業數字化轉型。2023年共獲得各類數字化成果獎項31項,城門山銅礦“5G+智慧采礦”項目獲全國首屆國企數字場景創新專業賽一等獎,貴溪冶煉廠入選“2023(第二屆)中國標桿智能工廠百強榜”和全國首批“數字領航”企業名單。三是打造銅產業鏈生態圈。充分發揮江銅集團產業鏈創新鏈“鏈主企業”引領帶動作用,以銅產業鏈黨建共建和銅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為抓手,大力推進鏈上企業協同,實現70余家鏈上企業高效的上下游協同、深度的業務協同、精準的技術協同,促進了鏈上企業高質量發展。四是強化礦產資源保障。著眼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采取更多元的方式尋求資源開發與合作,與第一量子公司實質化合作取得新突破,戰略入股索爾黃金厄瓜多爾阿爾帕拉銅礦項目,在香港設立3億美元盤古礦業基金,推動在沙特、智利、贊比亞等地布局優勢產業項目,切實提升公司礦產資源海外供應保障能力。哈薩克斯坦鎢礦、墨西哥渣選礦2個海外重點項目將于今年建成投產。
江銅銅箔高精密汽車連接器特殊材料、高粗化高頻銅箔和RTF高速銅箔等產品
二、以高科技為驅動,全面增強創新發展動能
一是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出臺科技創新專家庫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專家在科技創新工作中的決策咨詢作用;探索實施中試產品試銷獎勵機制,按照中試產品直接效益的30%提成獎勵給研發團隊,鼓勵產品研發更加貼近市場;探索科研經費剔除考核機制,明確所屬單位研發費用作為利潤總額還原考核;探索成果權益劃分機制,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按比例分配給完成單位和轉化單位,完成單位和轉化單位再按所分配收益的5%-60%獎勵給在成果轉化過程中作出重要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激發全員創新活力。2023年共獲得專利授權302件,其中發明專利56件;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創效超17億元。二是提升創新平臺能級。形成由國家銅工程中心、全國重點實驗室江銅集團分部等七大國家級平臺,江西省院士工作站等九大省級平臺,聯合研發中心、所屬單位科研站等若干個公司級平臺組成的“7+9+N”多層次創新平臺,持續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強化關鍵技術攻關。參與承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5項。組建銅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對“稀土銅材導熱管”等12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開展攻關。高精密汽車連接器特殊材料、高粗化高頻銅箔和RTF高速銅箔等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銅冶煉總回收率等6項銅冶煉核心指標位居全球第一。四是激活人才“一池春水”。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已組建起一支由14名科技領軍人才、181名“雙一流”博士構成的專職研發團隊,企業自主創新水平不斷提高。牽手南昌大學、江西理工大學等省內重點高校院所,打造江西省有色金屬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江銅研發中心
三、以高效能為導向,持續激發企業治理活力
一是構建科學管理體系。構建形成以大黨建為引領,大風控、大科創、大監督、大協同等為支撐的“1+9”十位一體科學治理體系,實現企業管理“一盤棋”,為深入推進綜合性、系統性改革提供了強有力支撐。二是加大資產優化力度。深入推進專業化整合,對各級控股子企業進行層級壓減和有序退出,推動主責主業更加聚焦、資源配置更加優化。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力有序剝離清退了一批低效無效資產,對長期不分紅甚至虧損的部分參股股權進行了系統清理,使企業輕裝上陣。三是提升運營管理效能。強力實施以壓縮管理層級、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為目標的機構改革與人力資源變革,積極開展扁平化、大工種整合,加速構建現代企業管理體系。重塑公司組織績效考核機制,在39家子企業實施“區塊分布”評價考核,有效提升了經營業績“含金量”。對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所涉10家單位實行中長期規劃目標激勵考核,以“強激勵”推動“高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