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典型經驗 > 正文

深化產教融合“1544”模式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川省眉山電子職業技術學校聚焦地方主導產業,深化產教融合“1544”模式,搭建企業、行業與職業教育共同體,培育區域經濟發展實用人才,助力新時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頂層設計,“1”體總攬。學校設立鄉村振興研究院,建設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實訓中心,擁有一體化教室、人工智能實訓室等各種功能室,積極探索VR虛擬仿真教學,科學布局洪雅產教融合的職教新模式。《“四方協同、五崗對標、雙軌同質”的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實踐》課題獲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精準定位,“5”崗對標。學校聚焦本縣五大產業需求,設立茶葉類、加工類、信息類、康養類、服務類五個專業,與專業對應的地方國企、實力民企無縫對接,將產教融合課程納入人培體系,培育實用性人才。學生參加市2024年職教活動周比賽獲二等獎2名、三等獎1名。組織學生開展社會服務,助力縣域五個特色產業內涵發展,以“中國有機茶第一村”為代表的國家級雙創項目帶動洪雅茶產業每年增收數千萬元。

師資建設,“4”方協同。學校積極營造“政府關心、企業支持、大師參與、集團作為”的職業教育發展良好環境,指導學校不斷引進本土人才、企業英才、行業專家執教。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推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今年參加市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獲一、二、三等獎各2項,16名教師被認定為“雙師型”教師。

校企聯手,“4”共合作。學校同國企代表瓦投公司、民企代表幺麻子公司等企業共同實施“師資共派、課程共設、實訓共建、就業共享”的“4共”工程,深化產教融合內涵;參加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深入企業開展調研,開設定向培養班,開展企業用工技術培訓,促進校企合作。對接縣農業農村局、柳江鎮和東岳鎮,形成《四方利益鏈接機制的探索》材料,服務洪雅縣“天府糧倉”示范區建設。(眉山電子職業技術學校)

[責任編輯: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