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近年來,山西省晉城市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各級各部門凝心聚力、對標一流,深刻把握“三無”“三可”“五有套餐”“五個環境”等要求,持續推動全市營商環境整體優化提升,全力打造“全省最優、全國一流”營商環境。
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省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省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是晉城市高質量轉型發展的主戰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更是把優化營商環境當作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基礎性、系統性工程。
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緊緊圍繞“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扭住項目干”目標要求,大力推進“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開發區內企業、重點項目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暖心服務。
在承諾制方面,圓滿完成10項區域評估任務。實施區域評估后,投資項目審批發生三個根本性變化,即變“申請后審批”為“申請前服務”、變“單個項目評”為“區域整體評”、變企業付費為政府買單。同時,通過運用“拿地即可開工”“簽約即可入駐”承諾審批模式,對入區投資項目全部實行承諾制方式辦理。在“標準地”方面,出臺標準地改革相關政策,研究制定了“標準地+標準廠房”的推進模式,形成“雙標地”供應特色,自 2020年 8月出讓第一宗“雙標地”以來,已實現了工業用地 100%按標準地出讓。截至目前,已累計出讓標準地 10 宗,總面積 1431.28 畝,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在全代辦方面,繼續深度融合運用“1+1+N+X”全代辦服務機制,擴展代辦隊伍。今年以來,對26個新備案項目100%實行承諾制審批。全區共代辦375個事項,其中,企業開辦代辦270個事項,投資項目代辦105個事項,實現了“拿地即開工”“簽約即入駐”。
持續優化“全鏈條、全過程”審批。對標“全省最優、全國一流”,制定“開發區營商環境提升行動30條”,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全鏈條優化審批、全過程公正監管、全周期提升服務、全要素支撐保障,著力打造“五個環境”,豐富拓展“五有套餐”,營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
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全力打通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制定“全生命周期”服務指南,28項“一件事”套餐讓企業和辦理部門一圖讀懂辦事流程、一次備齊相關資料。從企業注冊到注銷退出需辦理的全部事項,通過閉環式全程服務、一體化聯動服務、滴灌式精準服務,細化審批事項和代辦事項,對每個環節“誰來辦”“怎么辦”作出精準說明,讓企業“點餐”更方便、政府“做餐”更精準。
截至目前,已有35家企業使用“點餐式”服務完成事項申報。“點餐式”服務模式讓企業享受到個性化定制級政務服務,解決了企業在登記注冊、落地發展等各環節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為在開發區投資興業的市場主體營造了穩定、公平、透明的良好環境。
助力民營企業“扎堆”發展
全面提升服務水平,推動了民營企業“扎堆”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聚焦產業鏈培育,在招商引資上下功夫,持續守牢民營經濟發展主陣地。始終把“光機電產業”作為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不動搖,進一步聚焦細分領域,形成了“視覺系統、新材料、人工智能”3條特色產業鏈。目前,“三鏈”項目達到“1+130”的規模,99%為民營企業,實現了“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終端產品”的全要素生產能力,本地配套率達到60%以上。
聚焦要素鏈提升,在基礎建設上下功夫,不斷鞏固民營經濟發展主戰場。累計投資80億元,建成金匠園區“五縱四橫一環”路網,基礎配套6張網全部配套到位。同步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6000余套。建成10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涵蓋百級、千級等超凈等級,可滿足各類不同需求的光機電企業入駐。
聚焦創新鏈孵化,在政策落實上下功夫,加快培育民營經濟發展主引擎。不斷加快制度創新,2023年兌現各類政策資金5083萬元。晉城經開區培育了6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7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股份制改造企業,8家企業獲“5G+工業互聯網+智慧工廠”示范企業,2家企業入列省級智能制造試點企業。
聚焦生態鏈耦合,在服務企業上下功夫,著力打造民營經濟發展主力軍。通過組建產業子基金、研發實驗室、第三方企業服務平臺等,項目累計獲得基金支持2.05億元,獲得金融服務專班協調銀行貸款12.6億元,由政府主導每年培養光機電專業人才1.44萬人,連續4年累計新培育“小升規”企業27戶。
打造項目經理“陪跑”制度
以優化營商環境為落腳點,推出“項目經理終身陪跑”制度,為區內多個企業提供一對一“保姆式”服務。
已建成5萬平米的孵化器、2800套14萬平米的公租房和6700平米的專家公寓;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產業園一期項目已建成面積約21.4萬平米,其中廠房面積約18.8萬平米,公寓及配套約2.6萬平米。
出臺《晉城市光機電產業優惠政策》《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裝備制造業優惠政策》,在企業初創落地、快速成長、升規擴產、提質經營和轉型發展五個階段給予不同的政策供給。
在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科創源(山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棟廠房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晃動現象,給安全生產帶來不小的影響,接到企業的反饋后,片區“項目陪跑員”立即到現場做回訪并帶領太原與本地專家進行現場論證和實地勘察,不到一周時間便已開始施工作業,不僅對地面進行5公分的加厚,還進行了鋼絲網材料的嵌入與地面矯平。
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為企業排憂解難、保駕護航,是這些“項目陪跑員”的工作常態。為讓項目早日投產達效,讓企業安心發展,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經理組負責一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有“一圖一表一本賬”,同時在各企業立起了項目包聯公示牌,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全天候為企業解決各類問題。
在今年6月26日舉行的晉城市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大會上,市委書記王震強調,近年來晉城市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全面創優營商環境,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對標先進地區和群眾、企業新期待,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全市上下必須認清形勢、正視問題,聚焦重點、精準施策,全力打造“全省最優、全國一流”營商環境。下一步,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晉城市轉型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將細化舉措、精準發力,真抓實干、久久為功,持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發力,全力打造開發區建設升級版。(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