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由于身份證到期且工作繁忙無法返回家鄉辦理,來自安徽省的吳燕春來到湖北省黃梅縣小池鎮政務服務中心“跨江通辦”專窗進行辦理。
圖為吳燕春在“跨江通辦”窗口進行業務辦理(周昌潤 攝)
“今天辦理整個流程非常順利,僅用了5—10分鐘,節約了來回跑消耗的時間、精力。”吳女士高興地說。
在“跨省跨江通辦”的便捷服務下,吳女士只需再等待一周,便能順利領取到她重新辦理的新身份證。
“跨江通辦”窗口的便利,讓來自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的龔彩玉也驚呼:“真的太方便了。”
7月25日,龔彩玉家人由于工作地的調動,需要將社保關系進行遷移,但是龔彩玉又不便回九江潯陽區辦理。抱著嘗試的心態,來到湖北省黃梅縣政務服務中心咨詢,并最終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在“跨江通辦”專窗完成了事項的辦理。
“不用兩省之間往返跑,省時又省力,我們只需跑一次,社保轉移所有手續就全部能辦好,跨江通辦窗口真是好!”龔彩玉感嘆道。
近年來,湖北省黃梅縣積極探索并實施高頻事項“跨江跨省通辦”機制,依托湖北省政務服務平臺,與九江、宿松、奉化等11個地區簽訂了“跨江跨省通辦”合作協議,實現了黃梅縣可辦外省事項1020項,在外省可辦黃梅事項702項。并通過線下開設“跨江通辦”專窗、線上開通“黃梅-潯陽區跨江通辦”服務專欄等方式,打通了省際電子政務外網網絡屏障,實現了網絡互通、平臺互連,讓政務服務事項異地辦事實現了“無感換乘”。
值得一提的是,黃梅還以辦事群眾、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逐項梳理通辦事項申請材料、受理模式、審核程序、辦理時間、咨詢方式、收費標準等要素信息,創新實施“全程網辦”“多地聯辦”和“異地代收代辦”等模式,確保同一事項在兩地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從“群眾千里往返”到“數據瞬息而至”,“跨江通辦”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目標,更是推動兩岸政務服務一體化,深化跨省跨江合作的生動實踐。
據悉,下一步,黃梅將進一步完善定期會商、窗口同步、渠道拓展等制度,梳理并動態調整“跨江跨省”事項清單,將群眾急難愁盼、詢問次數和辦理頻次高的跨江跨省事項及時納入辦理清單。同時,加強線上平臺的應用工作,推動實現就近辦、馬上辦、網上辦、一地辦。
黃梅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局長梅振國表示:“通過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質效,切實解決群眾辦事‘兩地跑’‘遠路跑’‘折返跑’等問題,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吳慕楓 毛華山 周昌潤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