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點有新使命,新征程需新作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明確指出“把重大改革落實情況納入監督檢查和巡視巡察內容,以實績實效和人民滿意度檢驗改革”。黨的巡視制度不斷發展完善至今,靠的也是不斷總結、改革和創新,特別是今年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單列一章對巡察工作作出規定,突出彰顯了黨中央對巡察工作的重視和期望,推進巡察向下延伸拓展的堅定決心。要堅決貫徹黨中央要求,全面落實巡視工作方針,抓好巡察制度建設、貫通協同和責任落實等各方面、全流程工作,以利劍高懸護航改革措施落細,以震懾常在倒逼改革任務落實。
下好制度建設先手棋,促進規范發展。制度是事業發展的根本,沒有制度保障的事業必定是混亂的。要堅持邊巡察、邊探索、邊完善的原則,繼承和發展已有工作經驗,持續完善和優化巡察工作的相關配套規章制度,以推動各個環節的工作任務、流程、責任和目標的具體化和規范化,使巡察工作每一步都有明確的規則,整體運行有序。對于縣級巡察工作,必須堅決執行縣委書記專題會議、縣委常委會議和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定期聽取匯報和研究巡察工作制度的規定。制定巡察工作計劃,安排階段性巡察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巡察難點重點問題,討論決定巡察工作重要事項。要進一步完善巡前通報、巡中會商、成果運用和整改監督機制,構建巡察全過程協同、高質量監督體系,確保精準發現、精準反饋、精準整改問題。要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的人員選派、溝通聯系、協同聯動、隊伍管理、聯動宣傳和考核評估等制度機制,不斷夯實巡察工作基礎,推動提升巡察工作規范化水平。要結合地域實際,深入分析把握村(社區)特點,創新對村(社區)巡察工作機制,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直抵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更好發揮巡察密切聯系群眾紐帶作用。
構建聯動監督全矩陣,強化協同配合。獨木難支,眾木成林。構建高效協同、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是推進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進一步深化上下聯動,細化主體責任、聯動機制等各方面聯動措施,構建上借下力、下借上勢、同題共答的工作格局。要進一步打通橫向銜接渠道,拓寬巡察與人大、民主、紀檢、審計以及行業等各種監督方式的貫通融合,深化信息互通、資源共用、力量整合、成果共享,提升監督合力。要注重保障群眾知情權,調動群眾參與、表達和監督的意識和積極性,發揮群眾監督的廣泛性、直接性優勢,推動巡察與群眾監督高效對接。要合理采取提級巡察、交叉巡察、聯動巡察等方式,推動地域、行業之間相互貫通,有效破除基層“熟人社會”干擾,高質量實現基層巡察全覆蓋。
打好隊伍建設關鍵牌,提高斗爭本領。利劍是否堅韌、鋒利、明亮,很大程度在于持劍之人是否經常打磨。要將隊伍建設作為巡察基礎性工作抓緊抓好,堅持選、育、管、用并重,讓專職的更專業、抽調的更敬業,為高質量開展巡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拓寬人才發現渠道,將鄉鎮干部、村(社區)干部等更接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層人才以及財務、工程建設等各領域“內行”人才、專業骨干吸納進入巡察隊伍,充實并動態管理“人才庫”,確保關鍵時刻頂得上、干得好。要根據巡察干部專兼、新老等不同實際,通過集中培訓、以干代訓、跟班鍛煉、下派掛職等方式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培訓,實現全員覆蓋、全員提升。要更加注重發揮巡察組臨時黨支部作用,促進黨建與巡察業務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巡察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要嚴明紀律規矩,加強巡察干部日常教育管理,著力打造素質過硬、作風過硬、本領高強、敢于斗爭的巡察“鐵軍”。
奏響為民解憂安心曲,厚植為民情懷。改革成效好不好,群眾說了算。各項改革決策落到廣大群眾身上,最終都將通過一個個具體事物、一件件細小的實事來呈現。要將“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重點巡察什么、糾正什么”作為主導方向,抓住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開展巡察監督,深入查找并糾治各級黨組織落實改革任務、富民安民政策等不力背后的作風和腐敗問題。要把群眾反映的路不通、溝不暢、堰不滿等“小事”作為工作著力點,有效推動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推動基層治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政治保障。(云南省永平縣委巡察辦 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