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辦實事、解民憂 > 正文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農技人才“包村聯戶” 走好鄉村全面振興“技術強農”之路

近年來,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著力打造鄉村全面振興人才隊伍,大力實施“農技人才包村聯戶”活動,重點聚焦農技人才智力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組織各級農技專家、農技指導員以及農業技術鄉土人才深入田間地頭,積極開展科技成果精準對接,打通科技服務鄉村全面振興“最后一公里”。

嚴格“選用關”,精準選派結對。拓寬人才來源渠道,圍繞果蔬、農作物等種植、管理、銷售發展需求,采取“個人自薦+組織推薦”方式,按照專業技能過硬、實踐經驗豐富、熟悉農業農村情況等標準,公開選聘“田秀才”“土專家”“致富帶頭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骨干作為特聘農技員,建立一支技術精湛、視野開闊、示范帶動能力較強的農技人才隊伍,增強基層農技推廣力量。目前,從科研院所、涉農機關等企事業單位遴選62名科技特派員、49名農技指導員、27名農業技術鄉土人才,組成農業技術包聯指導團。明確包聯主體,堅持“雙向選擇、專業對口、供需匹配”原則,采用“結對組合+傳幫帶”的方式,以結對幫扶和包村聯戶為抓手,積極發揮農技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簽訂結對服務協議,明確服務內容、服務期限、服務職責等,開展聯村、聯企、聯場、聯戶“四聯”活動,明確每名科技特派員重點幫扶1—2個行政村,每名農技指導員包聯5個農業科技示范戶,每名農業技術鄉土人才分片區指導周邊農戶,實現包村覆蓋率100%、規模種養殖戶技術指導100%。

推行“雙課堂”,做優育才文章。推行“線上+線下”“雙課堂”育才模式。線上推廣“互聯網+”農技服務,組織農業技術包聯指導團成員與農業科技示范戶、種養殖大戶、脫貧戶之間使用微信群、QQ群、抖音、直播平臺等在線開展問題解答、咨詢指導、互動交流、技術普及等服務,建立縱向協同推進、共建共用共享的良性運行模式。通過“農技服務群”,農技指導員發布最新的實用技術和農業情報,幫助農戶及時了解掌握農業生產的最新動態,引導農民科學種田。線下建立基層“下單”、指導團“送課”模式,通過技術推介、技術培訓、技術示范、現場指導方式將農業技術普及應用于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將新優品種、設施設備、防控物資及適應性技術及時送到科技示范主體手中,提高示范主體的自我發展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線上+線下”兩種途徑的農技服務,累計答疑解惑500余次,培育了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1600余人“新農人”隊伍。

當好“助推器”,加速成果轉化。助農紓困解難,建立“服務資源清單”,對技術需求和政策需求“兩個清單”進行“集中會診”“按方抓藥”,針對制約“三農”領域產業發展瓶頸,提供綜合性技術解決方案和政策建議,為企業、農戶提供項目申報、資金申請、示范基地建設等全方位指導服務,精準推動強農惠農政策落地見效、問題有效解決,助力科技成果引進、示范和推廣。目前,獲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1個,創建省級數字農業工廠2個;認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3家,引進億元以上現代設施農業項目2個。突出項目帶動,以打造特色鄉村全面振興示范點為契機,做大做強經果林等特色產業,讓農技人才把實用技術有效轉化為生產動能,持續推進鄉村農產品的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步伐,加快形成“一鄉一品、一村一業”的發展格局。目前,累計認證塔山石榴、和村蘋果、黃營靈棗等“三品一標”農產品34個,特色農產品逐漸成為當地村民穩定增收的“搖錢樹”,以農技人才為主導帶動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大特色。(項竹青 尚婷)

[責任編輯: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