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北京8月19日訊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其中特別指出,要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
加強品牌建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品牌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引領中國品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石化燕山石化公司(以下簡稱燕山石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做強做大民族品牌”的信念,不斷明確品牌定位、強化品牌管理、推動品牌建設,著力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石化新篇章。
圖為燕山石化全景俯瞰圖(燕山石化供圖)
為進一步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系統全面調查研究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品牌建設的優秀經驗,著力加強國有企業在新征程上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加強品牌建設等方面的深度研究和權威宣傳,2024年8月16日,人民日報社國家治理(品牌建設)創新經驗課題調研組赴中國石化燕山石化公司開展實地調研,深入一線走訪了解燕山石化企業改革發展與品牌建設的實踐經驗、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據悉,參與此次調研的領導專家有: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陳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辛向陽,中共中央黨校報刊社原社長、總編輯、教授肖勤福,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原主任、黨委書記李保民,北京大學中國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品牌》雜志社原社長高伯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國際碳中和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董秀成,北京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商會副會長趙廣旭,人民日報社《國家治理》雜志社相關負責人等。調研期間,燕山石化董事長、黨委書記、分公司代表曲宏亮,燕山石化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孔健及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相關部門與單位負責人等陪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赴燕山石化牛口峪濕地、煉油廠第五作業區、烯烴廠乙烯裝置控制室、化學品廠加氫站、高科公司膜產業基地等調研點進行現場觀摩和考察,詳細了解燕山石化在相關方面的實踐經驗和成效亮點。
據了解,2017年6月,燕山石化公司在石化行業內率先實踐“工業廢水處理達標排放+濕地自然生態修復系統”的生態型工業污水綜合凈化方案,對牛口峪庫區內原停用氧化塘進行了改造和修復,采用“天然處理濕地”的設計理念,建成牛口峪濕地并對社會公眾開放,實現了工業污水處理從達標排放到生態環境的提升,從企業責任到社會責任的迭代,創造性地彰顯了公司的“綠色品牌”。據介紹,滿足首都油品供應是東方紅煉油廠(現燕山石化煉油廠)誕生啟航的初衷,也是燕山石化人奮斗不息的使命,目前燕山石化已發展成為原油加工能力1000萬噸/年的“燃料-潤滑-化工型”石化企業。截至2023年底,累計加工原油3.79億噸,生產汽油8327萬噸、柴油7400萬噸、航煤2000萬噸、潤滑油近500萬噸,以初心、品質、創新,厚植“愛我中華、振興石化”的品牌底蘊,踐行“為美好生活加油”的品牌承諾,塑造“端牢能源飯碗”的品牌實力,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調研組了解到,烯烴廠是以國內首次引進的30萬噸/年乙烯裝置為主體的生產廠,也是燕山石化化工系統的龍頭單位,現有80萬噸/年乙烯、20.6萬噸/年制苯等6套生產裝置和1套100噸/天MTO(甲醇制烯烴)中試裝置,主要生產乙烯、丙烯、碳四和純苯等化工產品,同時副產氫氣、甲苯、抽余油等多種石油化工產品。從破土動工至今的50多年發展歷程中,燕山石化在自強不息、“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中傳承品牌內涵,在志在一流、“誓為人先”的探索實踐中提升品牌形象,在繼續前進、“產業報國”的接續奮斗中激發品牌活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昂首闊步向前進。據介紹,燕山石化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綠色低碳作為提升品牌價值的焦點,按照“加氫引領、綠色示范、雙輪驅動、助力減碳”的思路,保供綠色冬奧、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提升品牌驅動力,持續創新突破、在綠色轉型升級中提升品牌支撐力,拓展氫能產業鏈、在引領行業未來中提升品牌影響力,在制氫、提純、場景應用、氫能技術研發等領域持續發力,讓清潔能源成為燕山石化品牌新標簽。最后,調研組來到高科公司,燕山石化將高科公司作為品牌建設試點單位,推動品牌建設與“聚焦主業、服務生產,高端引領、創新驅動”中心工作相融合,因“需”而生、以家國情懷鋪就品牌文化底色,提“質”而進、以科技創新助力品牌價值增溢,向“新”而行、以轉型升級增強品牌競爭優勢,全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品牌競爭優勢,在品牌強企進程中彰顯中國石化“大國重器”的使命擔當。
調研組一行來到高科公司膜產業基地、深入了解基地在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的工作成果并合影。
在調研走訪中,調研組領導專家紛紛表示,燕山石化品牌建設工作有三方面顯著特點:一是注重厚植企業的“紅色底蘊”。燕山石化具有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這讓企業在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始終有高度的站位,有強大的干勁,有遠大的理想信念。二是不斷養育“綠色底色”。燕山石化一直堅持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始終追求清潔高效低碳循環的綠色企業創建目標。三是養成“藍色底氣”。燕山石化成立50多年來創造了30多個“新中國第一”,敢于突破,勇于拓展行業發展新“藍海”,努力進行方法創新、學習創新和精神創新。
16日下午,專題調研組在燕山石化召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走好品牌建設之路的燕山石化經驗課題調研座談會”。會上,燕山石化董事長、黨委書記、分公司代表曲宏亮分別從“從于大局,立足發展厚植品牌底蘊”“依于定位,立足安全夯實品牌根基”“踐于承諾,立足綠色擦亮品牌底色”“精于管理,立足質量提升品牌體驗”“成于卓越,立足創新增溢品牌價值”“勇于擔當,立足責任樹立品牌形象”六個方面詳細介紹了燕山石化公司品牌建設相關情況。隨后,燕山石化煉油廠、烯烴廠、化學品廠、高科公司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相繼圍繞踐行責任擔當、傳承紅色基因、堅持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等主題進行交流發言。
在聽取相關報告后,調研組專家高度肯定燕山石化品牌建設的創新實踐和成績成效,并提出意見建議。專家們一致認為燕山石化履行了國家賦予的戰略使命,長期注重厚植企業的“紅色底蘊”、養育企業的“綠色底色”、養成企業的“藍色底氣”,在安全、綠色、創新、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品牌建設的成功之路,為首都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改善作出卓越貢獻;干部職工以斗志昂揚的精神氣質、牢固的全員意識,勇創一流、誓為人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持續推動產品和科技創新,激發品牌活力和價值提升,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調研組專家還就持續走好品牌建設之路,在建樹品牌人才、做好產品品牌、推進研發創新、加快數智化轉型等工作方面提出建議。對此,燕山石化公司黨委班子表示:“下一步,燕山石化公司黨委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學習領會調研組領導專家的意見建議,繼續以高站位、高標準、高質量,落實品牌戰略、強化品牌引領,以品牌建設新成效引領轉型發展新實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圖為本次課題調研座談會與會領導嘉賓合影
更多調研精彩內容與相關調研成果將在《人民論壇》《國家治理》雜志及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新媒體平臺刊發。
【資料鏈接】燕山石化始建于1967年,成立于1970年,前身為北京石油化工總廠,現為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下屬骨干企業。經過幾代建設者的不懈奮斗,燕山石化已發展成為一家1000萬噸級的煉化一體化企業。目前,燕山石化擁有生產裝置63套、輔助裝置68套,可生產116個品種、765個牌號的石油化工產品,是中國石化煉化一體化核心骨干企業,也是我國重要的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和高品質成品油生產基地。
50多年來,燕山石化講政治、敢擔當、勇創新、有作為,為我國石化工業和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燕山石化始終堅持出產品、出效益、出技術、出經驗、出人才,累計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474項、國內外專利授權712項,涌現出160多位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安康杯”示范企業、中華環境友好企業、全國節能減排十大功勛企業、國家職業衛生示范企業、中國能源綠色企業50佳、中華寶鋼環境獎、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中國石化創新型企業、中國石化綠色企業等榮譽稱號。(執筆:潘旺旺 劉春霞;攝影: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