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2024年全國雜糧產業發展交流會暨中國作物學會食用豆專委會會員大會在山西省呂梁市興縣召開。此次會議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雜糧產業精英、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雜糧產業的現狀、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發展方向,為推動我國雜糧產業的持續繁榮貢獻智慧與力量,攜手共創雜糧產業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會上,呂梁市政府副市長龐明明指出,近年來,興縣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堅持把雜糧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支柱產業。希望興縣能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勇蹚轉型發展新路,努力延伸產業鏈條,以特色農業、品牌農業為引領,不斷做優興縣雜糧品牌,做強食用豆產業,譜寫興縣雜糧文化新篇章。
“興縣紅色文化底蘊深厚,雜糧產業發展勁頭強勁、潛力巨大,應繼續立足自身優勢,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力度,不斷提升雜糧的產量和效益。要加強聯動協同,在新品種選育、新技術創新、品種推廣、產業提升等關鍵環節加大力氣,共同推動雜糧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品種登記處副處長李榮德強調。
呂梁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喬云指出,興縣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簽約合作以來,共同建設全國雜糧生產、供應、培訓實訓、試驗示范和種子基地,雜糧種業基地發展到10000畝,篩選出11個雜糧高產優質品種,成功舉辦“興縣雜糧”區域公用品牌太原發布會、第八屆中國(山西)食品餐飲旅游博覽會暨首屆中國山西(興縣)雜糧面食文化節、2023國際小米年學術年會、第五屆中國小米產業發展大會暨中國(興縣)首屆雜糧產業博覽會,先后榮獲“中國雜糧之鄉”“中國雜糧美食之鄉”“中國雜糧美食地標城市”“山西雜糧之鄉”“山西優質雜糧之鄉”和“中國生態好食材雜糧基地”“市級雜糧專業鎮”等榮譽稱號,興縣雜糧產業更加蓬勃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高度重視興縣合作項目的實施,推動雜糧成為興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產業振興的有力支撐。”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文生表示,作科所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落實、高質量推進合作項目,全方位、全流程開展雜糧科技創新,推進“種業創新+產能提升+加工轉化+品牌打造”系統工程。合作以來,種業創新基地建設進展明顯,雜糧產業化發展實現新突破,“興縣雜糧 中國好糧”品牌叫響,晉綏雜糧研究院和專家工作站揭牌運行,成為革命老區的又一張嶄新名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將繼續高度重視興縣合作項目的實施,推動雜糧成為興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產業振興的有力支撐。
興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梁文壯表示,近年來,興縣依托獨特的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把發展小雜糧產業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輻射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雜糧產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特別是通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合作,共建雜糧種業基地,以科技創新催生農業新質生產力,奮力蹚出了一條雜糧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希望能以此次大會為契機,讓更多企業了解選擇興縣,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優勢互補、成果共享、互利共贏。興縣將繼續為企業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創造最優良的環境,讓廣大企業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發展,為興縣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與會嘉賓的見證下,作科所、晉綏雜糧研究院與山花爛漫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中谷18號”“豌豆中秦3號”“蕎麥中蕎21號”“中苦3號”四個雜糧新品種經營權轉讓進行簽約。北京農科智選農業科技公司等4家公司分別與興縣本土企業簽訂了雜糧產品聯合開發協議。
會后,與會領導和專家還深入到固賢鄉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高粱蕓豆蕎麥種業試驗示范興縣基地調研指導,并參觀了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譚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