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門市新會區紀委監委聚焦“百千萬工程”領域作風和腐敗問題,堅持“選題、破題、解題”三管齊下,做實做細專項整治“大文章”,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找準切口、精準“選題”
“現在這個舊校舍的租金是多少?校舍周邊的地塊也一起出租嗎?”前不久,新會區紀委監委在查處了某鎮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后,注重以案“挖題”,迅速部署開展撤并后學校資產資源管理情況專項監督。
據悉,新會區紀委監委認真梳理日常監督、巡察監督、審查調查、審計等方面情況,用好大數據平臺,通過以案“挖題”、數據分析“找題”、日常監督“征題”,精選專項整治項目,以精準化、差異化的監督推動專項整治走深走實。目前,已自選行政執法、農村“三資”管理、項目招投標等5個領域10項專項整治。比如,針對群眾投訴較多的非法洗砂洗泥問題,靶向開展專項整治,深挖背后的干部作風問題,立案4件4人,推動關停非法洗砂場和碼頭88個,復綠80畝。
在選定“總課題”的基礎上,新會區紀委監委積極指導各派駐紀檢監察組、鎮(街)紀(工)委結合實際設定“子課題”,讓專項整治的靶向更聚焦。比如,聚焦惠民利民措施落實、基本公共服務等情況,指導11個鎮(街)紀(工)委分別確定一件以上民生實事作為重點監督推動項目,以點帶面提升專項整治效果。
協同作戰、全力“破題”
今年以來,新會區紀委監委在加強協作配合上不斷探索,完善執紀執法片區協作機制,整合各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和鎮(街)紀(工)委力量,深化“室組地”聯動監督、聯合辦案;建立派駐協作監督機制,以“巡回式”駐點日常監督、“組組”協同專項監督為抓手,推動派駐機構力量集中、資源集束……一系列有效舉措,提升了基層監督能力,為專項整治作用更好發揮提供了實踐路徑。
據悉,新會區紀委監委通過“室組地”聯動開展嵌入式監督,深挖業務工作背后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讓專項整治有形又有效。比如,有效運用片區協作機制,針對養老行業管理質量問題,抽調“室組地”精干力量組成5個監督檢查組,對全區28家養老機構開展全覆蓋監督,督促整改問題79個,推動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同時,“組組”協同專項監督機制也在多項整治中得到廣泛應用。“學校食堂管理制度是否健全?食用油、大米等大宗食材的采購是否按規定實施招標……”近日在開展“校園餐”專項整治時,新會區紀委監委第五、第八派駐紀檢監察組發揮“組組”聯動監督優勢,聯合有關部門深入中小學食堂、校外供餐單位開展監督,督促整改問題5大類174個,切實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系統施治、深度“解題”
“建議完善監督制約機制,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今年7月,新會區紀委監委針對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向有關部門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
據了解,新會區紀委監委圍繞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做好“后半篇文章”,把“點上改”與“面上治”結合起來,充分釋放專項整治綜合效應。今年以來,共開展專項整治22項,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7份,督促整改問題245個,立案65件,推動建立健全制度24項。
對于“點”上的問題,新會區紀委監委督促相關單位認真研究、立行立改,確保問題全部銷號清零。比如,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監督后,督促相關部門對污水處理站點逐一復盤整改,“一站一策”消除隱患,推動全區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87.4%。同時,督促相關部門全面梳理行業領域存在的共性問題,建立管“常”管“長”的機制,祛除頑瘴痼疾,提升行業治理效能。比如,結合“校園餐”專項整治情況,把整改范圍延伸至教師交流、校園采購、食品安全等環節,督促區教育局完善校園采購相關制度,統籌493名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推動實現教育領域“全面治”。(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紀委監委 阮淑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