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禪城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把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全面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凝聚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的強大力量,緊緊圍繞市委“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緊盯打造“佛山之心”的目標定位,逐漸構建多層次、多樣化、廣覆蓋,凸顯禪城溫度的“禪頤居”養老服務體系,以實現老年人“底邊有保障、周邊有布點、桌邊有食惠、身邊有幫扶、床邊有照護、手邊有響應”六邊形養老服務為目標,讓老年人“養得了老”“養得起老”“養得好老”。
底邊有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以區老齡委、區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機制為抓手,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系統推動全區養老事業發展。二是印發居家養老服務實施意見,為“四類十四種”困難和高齡老人購買助餐助潔、康復護理等兜底性居家養老服務。三是編制禪城區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實現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和普惠性。四是制定人才政策,強化人才培育,構建專業養老隊伍。印發禪城區“優業行動,技在禪城”職業技能升級行動實施方案。
周邊有布點,全力推進嵌入式養老。圍繞“15分鐘養老服務圈”,重點打造一批與老年人“康、養、食、居”密切相關的養老服務設施,構建“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四位一體“禪頤居”養老服務體系。一是盤活整合閑置和存量資源,全區共建69處養老服務設施,平均每2.2平方公里就有一個布點,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養老服務。二是探索打造都市型養老示范區,積極開展創新型養老社區建設。發揮佛山市頤養院專業資源優勢,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合作共建”三大服務方式,實現機構養老專業的供給側對接居家老人迫切的需求端,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三是推動健翔護理院探索實施“907醫護到家”項目,整合貫通醫院、護理院、社區健康驛站、南粵家政等“醫+護+養”完整服務生態鏈要素,構建起“醫院—社區—家庭”全閉環服務模式,實現醫康養護之間無縫銜接、順暢轉換。
桌邊有食惠,大力推動長者飯堂建設。全區建有長者飯堂17家,實現鎮街全覆蓋,日均服務3000余人次。一是貫徹“價低質不低”運營策略,堅持為老年人提供物美價廉的餐食,實現普惠型養老的社會價值。二是為“四類十四種”服務對象提供2—7元的送餐補貼。三是設立“我為長者飯堂獻愛心”慈善捐贈項目,有效解決高齡、困難老年人用餐需求,打造老年人幸福“食”光。四是禪城區4個長者飯堂成為佛山市首批“戶外勞動者愛心餐”試點機構。長者飯堂建設工作得到省委主題教育組、省人大、省委組織部、省民政廳、省財政廳調研組的充分肯定。
身邊有幫扶,強化老年人關愛。一是摸排全區8類特殊困難老年人,建立“一人一檔”,動態開展關愛探訪服務。二是實施“社工+養老”項目,開創全市首個“雙百社工+養老”兜底民生品牌,累計開展關愛探訪912人次、宣傳30次。三是開展“慈善+養老”多元服務,為210戶困難老人達成“微心愿”、327戶獨居老人派發家用消防設備、206戶獨居老人完成“微電路改造”。
床邊有照護,推動健康全覆蓋。一是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排除安全隱患,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質。二是加強老年人健康綜合評估工作,每年為65歲以上常住老人提供1次免費體檢,建立健康評估檔案。三是推動長者建立家庭病床,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保健不出門”的良好愿景。
手邊有響應,“平安鐘”全方位護航。禪城區自2012年起實施80歲以上戶籍老人免費安裝“平安鐘”工作,目前在冊9000多戶。平臺為居家長者提供24小時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平安呼援、緊急醫療和健康管理服務,為老年人構建全天候的出行、居家“守護網”。(佛山市禪城區民政局)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