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典型經驗 > 正文

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積極打造“五中心” 建設“融品牌”

近年來,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以“育民、便民、利民、惠民、富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全媒體傳播矩陣為載體,全面建設視聽內容服務、網上便民服務、網上訴求接轉辦復服務、文旅資源惠民服務、鄉村全面振興服務五個中心,生產群眾喜愛的內容,提供群眾需要的服務,構建群眾離不開的渠道,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定陶區融媒體中心連續五年榮獲山東省電視宣傳、廣播宣傳、融媒體宣傳先進集體一等獎,媒體融合工作入選全省縣級廣電媒體融合典型案例,在2023年全省縣級融媒體高質量發展推進暨培訓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

堅持“思想教育+”共融育民,打造視聽內容服務中心。聚焦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結合,通過整合“愛定陶”客戶端“看電視”“聽廣播”“現場直播”等板塊,開通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頻以及各商業平臺等宣傳平臺賬號,構建起以15個宣傳平臺為主的全媒體傳播矩陣在自辦廣播、電視、應急廣播節目在線收聽收看的基礎上,積極爭取無線數字節目入駐拓展有聲視聽資源,推動應急廣播與商業戶外大屏、“愛定陶”客戶端內容互通互融,打造了視聽內容服務中心,實現了手機、電視、電臺多平臺聯動宣傳、信息資源同步共享,以“全媒體”賦能全面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和覆蓋面。牢牢把握政治為先、人民為本,充分發揮政府指導、媒體搭臺、社會參與的優勢效能,以人民群眾“身邊事、麻煩事、關心事”為關注點,多宣傳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效和建設成就,多宣傳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和精神風貌,多報道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切身利益問題,以全媒體傳播矩陣、以開放平臺吸引廣大用戶參與信息生產傳播,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打通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在基層貫徹落實的“最后一公里”,讓正能量時刻圍繞在群眾身邊,持續增強主流思想輿論平臺的凝聚力和引領力,營造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干事業的濃厚氛圍。

堅持“智慧服務+”共融便民,打造網上便民服務中心。聚焦政務服務、生活服務、老年服務等群眾關切的“小切口”,辦好便民“微實事”,在“愛定陶”客戶端,對接納入各類民生服務功能和數據,創新推出“政務外賣”“政務直播”“民呼我應”“幸福黃手環”四大板塊,打造了網上便民服務中心,以“智慧”賦能提供個性化便民服務項目。關注企業審批需求,開設“政務外賣”版塊,納入了個體工商戶登記、企業備案、經營許可業務變更等120余項高頻審批事項,有需求的企業在線點單、上傳資料,政務服務部門線上接單,審批結果由郵政EMS專遞到家,讓企業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快捷。并在此基礎上,開通“政務直播”功能,對需求度較高的244項行政審批流程通過直播的形式逐一解答,制作詳盡的講解教程上傳平臺,方便企業、群眾隨時搜索學習。關注群眾生活需求,開通“民呼我應”版塊,明確全天候及時聯系、價格公示、有效協商、微笑服務四大原則,分類引導各類商鋪入駐,為群眾提供線上生活費用繳納、家政服務、家電維修等13類70余項便民服務,讓群眾手指一點、一個電話就可以享受到最便捷的服務。關注老年人健康需求,為社區75歲以上老人每人配發一副“幸福黃手環”,輸入姓名、聯系電話、家庭住址,內置定位和身體監測系統,家人可以通過手機實時掌握老人的行蹤、身體狀態,社區志愿者在獲取授權后,可以隨時關注老人狀況,以便及時提供幫助,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到更舒心的養老服務。

堅持“網絡解憂+”共融利民,打造網上訴求接轉辦復服務中心。聚焦暢通民情民意表達渠道,傾聽群眾訴求、辦好民生實事,在“愛定陶”客戶端,持續完善“問政”板塊,建立群眾訴求接收、交辦、督辦、回復、評價等全流程工作機制,創新推出“陶小項幫您辦”服務模式,打造了網上訴求接轉辦復服務中心,實現群眾問題與辦事機構的“數據互通”,以“網絡”賦能提升民生實事辦理時效與實效。在制度機制層面,根據群眾經常反映訴求種類的輕重緩急,分類建立“問題庫”,對群眾在線上反饋的小微民生問題,推行“接訴即辦”反饋機制,專人接轉辦復、力求快辦快結;對重大工作事項推行“135”辦理機制,1天內轉辦核查,3日內核查清楚,5日內網上回復,構建“訴求收集—訴求解決—訴求反饋”的“全鏈條”閉環服務模式,實現“事能辦”到“事好辦”“事快辦”的轉變,讓群眾辦事更高效。在監督幫辦層面,創新打造了媒體監督類欄目“陶小項幫您辦”,以融媒內參、融媒幫辦等形式,開展媒體監督和幫辦服務,建立幫代辦、“辦不成事”問題解決、“差評”整改回訪等機制,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做到咨詢有回復、問題有整改、結果有反饋、服務有提升。開播以來,已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4280余件,極大地提升了群眾辦事滿意度。

堅持“數字文化+”共融惠民,打造文旅資源惠民服務中心。聚焦休閑讀書、技能學習、網紅塑造等群眾文化需求,將建立的全媒體傳播矩陣與區內文旅資源相融合,豐富數字文化產品供給,創新推出“場館上云”“陽光心語”欄目,創辦“陶小樂”文化夜校、“達人”MCN機構和悅讀會,打造了文旅資源惠民服務中心,以“數字”賦能強化文化“沉浸式”“互動式”體驗服務。圍繞公共文化服務全民共享,通過“場館上云”,建設“數字圖書館”“數字美術館”“數字博物館”等線上場館,先后借助實地資源開展線上展播200余次,實現了讓群眾足不出戶便可欣賞館內“實景”的目標。圍繞加強中小學生心理教育,創新開辦教育類全媒直播欄目“陽光心語”課堂,每周五晚上定時直播,邀請心理咨詢師或家庭教育師,圍繞情緒調節、人際關系、學習適應等方面進行互動講解,已開展直播58期、瀏覽量超過千萬次,廣受群眾好評。圍繞群眾業余時間技能學習需求,區融媒體中心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開設“陶小樂”文化夜校,根據線上征集的群眾訴求,招募60余名專業教師,開設瑜伽、嗩吶、美妝、油畫、短視頻剪輯、家庭教育等公益課程10余類,已開辦52期、學習群眾2萬余名。同時,挖掘鄉土達人、文藝愛好者等成立“達人”MCN機構,更好地講述定陶故事、傳播定陶好聲音與新華書店聯合,每周線上推薦一本好書,線下邀請群眾舉辦悅讀會,活動內容以短視頻的形式推出,在全區營造人人愛閱讀的良好氛圍。

堅持“產業賦能+”共融富民,打造鄉村全面振興服務中心。聚焦農村群眾特色農產品銷售需求,區融媒體中心聯合省市區派駐第一書記,在全媒體傳播矩陣全線創新開設曬亮點、拼農貨、展新顏-《陶里先鋒第一書記直播間》欄目,下設黨建一線、駐村故事、新村新貌、好物推薦、我為鄉村代言五大板塊,讓第一書記以實際行動化身“帶貨達人”,以“電商”賦能打破地域限制促進富民增收。節目通過網絡直播形式,以“第一書記”的特殊視角、跟隨第一書記的腳步,通過將直播觸角延伸至田間地頭,用當地干群的語言講述、全媒平臺的鏡頭聚焦,全景展示定陶農村人文自然風貌、鄉村旅游、歷史文化,帶貨農特產品,助力富農產業發展讓觀眾一站式感受特色農產品原產地的風情風貌,詳細了解種植環境、采摘過程和營養價值,還能看鄉村變化、品鄉村好物、享購物便利。同時,積極推動直播間不止于賣貨,把培養新人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以第一書記帶頭為主、當地村干部參與學習為輔,讓更多村民掌握直播帶貨的技能、勇敢地走進直播間,為自己、為村里的農產品吆喝推廣,確保第一書記任期一到“人走技能不走”,讓當地的農產品持續熱銷,推動定陶區農特產品供給側提質增效,為鄉村全面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的實踐支撐。

(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融媒體中心  曹麗華)

[責任編輯: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