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平山區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基層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下好黨建引領先手棋,以縱橫治理、網格治理、共享治理的守正創新盤活“多元棋路”,切實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使傳統老城區煥發新活力。
強化黨建引領,建立縱向貫通、橫向聯通的治理機制。充分發揮城市基層黨組織核心作用,統籌區域內各類黨建資源,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引領社會治理、凝聚人民群眾、領導居民自治的能力。在縱向上建立三級聯動的黨建工作機制。以區、街道、社區三級黨組織為軸,區級層面建立完善黨建工作領導機制,統籌部署推進基層黨建各項任務;街道層面建立“大工委”,實現街道黨建由垂直管理向區域整合的轉變;社區層面建立“大黨委”,共同協商抓好社區各項具體工作落實。在橫向上建立共聯共建的黨建工作機制。以區級黨建聯席會議、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和網格化管理為面橫向聯動,定期召開各級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充分整合轄區各方面資源,有效發揮黨建共建合力。通過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資源下傾,進一步暢通解決訴求問題的渠道,有效實現“基層吹哨,部門報到”,以“哨聲”整合民生訴求,以“應哨”化解民生問題,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注重務實管用,織密保障民生、服務群眾的治理網格。根據全區街巷、住宅小區、居民分布特點和地域特征,依據戶籍人口、常住人口、轄區面積等實際情況,將全區劃分為513個網格,實行“一格一員、綜合履職”。網格員定期走訪網格內居民住戶,做到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辦百家事,全力為轄區居民特別是困難群眾、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排憂解難,使得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速度和效率大幅提升,實現了網中有“格”、格中有“崗”、“崗”上有人,“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的良性運行格局。
突出共建共享,打造貼心暖心、便捷高效的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紅色物業典型示范帶動作用,不斷破解“一老一小”等一系列基層治理難點和堵點問題。拓展志愿服務力量,組建平山區青年人才志愿服務團隊,定期組織各類人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同時依托8家快遞小哥驛站,組建4支共147人的快遞員和外賣騎手服務隊,發揮新就業群體在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把“管理變量”變為“治理增量”。針對老城區實際,聚焦“一老一小”問題,把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與老舊小區改造、日間照料中心建設、社區大食堂建設等相融合,通過陣地融合、服務融合、資源融合,拓展“一老一小”公共服務功能。目前全區已建立社區大食堂3個,開設假期學生托管班2個;以“黨旗映社區”為載體打造典型社區3個。(中共本溪市平山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