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公司治理 > 正文

遼寧以“新優勢、新動能、新模式”促進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遼寧省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緊緊抓住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以下簡稱“綜改試驗”)這一有力政策,深入推動區域內央企融合發展,加速優勢產業鏈提檔升級,取得積極成效。2023年以來,中央企業在遼寧省各地開工建設項目101個,實際完成投資221.7億元,2023年全年遼寧省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翻一番。

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塑造發展“新優勢”

一是推進重組整合,加速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謀劃區域內國有企業重組整合思路,“一企一策”制訂改革方案,依托遼寧能源控股集團等省屬企業,推進同類別企業重組、同業務企業整合,聚焦地方資源要素,與中國誠通、中國國信共同設立規模百億元的遼寧振興發展基金,進一步加大對先進裝備制造、汽車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和培育。沈陽市組建多只航空產業基金,完成沈飛民機項目增資,推動民用大飛機產業發展;組建低空經濟管理公司,搭建管理服務平臺,搶占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賽道。二是聚焦優勢產業,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沈陽市與航空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建航空產業園,引進航空裝備集成交付、航空科技研發、航空智能制造等項目,保障國防安全和主機廠所供應鏈安全。圍繞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構建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產業鏈本地配套率提升5倍。三是加大資本投入,財政政策與產業政策協同發力。省市區三級政府為沈陽航空動力產業園建設提供人才補貼、土地款補貼、專項資金等支持政策。連續3年將配套企業繳納的市級以下稅收全額留存園區所在地,用于支持園區建設和企業發展。給予高端人才一次性補貼,并配套子女就學等支持政策。為園區建設運營、基礎配套等開辟綠色通道,安排專班專人對接。

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激活發展“新動能”

一是強化科技創新激勵。研究制定《關于支持省屬企業加強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2023年,省屬企業累計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總額12.63億元。新建升級研發平臺5個,17項成果獲省科技進步獎。二是強化重點領域科技攻關。逐年確定省屬企業科技創新重點項目清單,明確關鍵技術攻關項目。能源集團開展“小顆粒油頁巖干餾實驗及產業化研究”,提高尾礦資源化利用水平。遼漁集團自主設計建造國內第一艘、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第三代專業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三是推進產學研融合和成果轉化應用。組織10戶省、市屬企業與大連理工大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圍繞61項可轉化成果進行深入對接,沈陽市與航空工業601所、606所、航空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科技成果轉移與轉化平臺,開展股權合作項目和人才雙向交流,支持飛行器未來技術、小推力發動機和發動機傳感器等項目研發,開展飛機制造技術成果轉化。

全力促進融合發展,構建發展“新模式”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領導委組長的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合作領導小組,下設多個由相關省領導帶隊的項目協調推進專班,建立長效溝通、問題協調解決、跟蹤督辦、信息報送等機制,與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為更好對接服務中央企業,在遼寧省國資委成立央企服務一處、服務二處,統籌推進央地雙向合作不斷深化。二是建立“兩庫一清單”。建立駐遼央企信息庫,收集并整理央企集團情況和在遼央企相關信息,目前已整理收集央企在遼寧2046個重要分子公司的基本信息。建立并動態完善央企在遼重點項目庫,開展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重點項目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跟蹤督導,目前入庫項目達到182個,計劃投資總額1.3萬億元。建立并動態調整駐遼央企重大服務事項清單,累計收集駐遼中央企業在配套政策、要素保障等多方面的服務事項432個、辦結370個。三是積極推動項目合作。先后成功舉辦遼寧與中央企業深化合作座談會、國資央企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等項目對接會議,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省政府與20多家央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31對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互派干部交流掛職,組織管理、質控、研發、生產、市場等培訓105次。截至2024年6月底,中央企業在遼寧省各地的182個合作項目已開工建設111個,累計完成投資1430億元,華潤集團皇姑商業綜合體、遼寧徐大堡核電站1號機組核島工程、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大雅河興城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文章來源:遼寧省國資委)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