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前沿理論 > 正文

中國與東盟共同搭建體質與健康促進平臺

2024年,是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中國和東盟山水相連,隔海相望,命運相系。千年來,綿延不絕的舟舶繼路、商使交屬綻放出亞洲文化兼收并蓄、萬物并育的獨特氣質,連接起亞洲人民開放包容、倡導和平的共同價值,凝結出中國和東盟攜手合作、共行現代化之路的精神追求。

國民體質不僅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現今,通過運動改善國民體質,促進高水平健康已成為國際共識。日前,第二屆中國-東盟國民體質與健康促進國際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辦。會議聚焦國民體質與健康促進領域研究,旨在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國民的體質健康、推進中國-東盟體育科技交流合作,不斷提高我國體育科技的國際影響力。自2023年起,在中國-東盟體育領導人會議的倡導下,我國與東盟國家在國民體質與健康促進領域開展了積極溝通與交流,以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為契機,搭建了中國與東盟各國體質研究領域合作平臺。

增強國民體質是共同追求

體質是健康的基礎,健康是體質的外在表現。增強國民體質不僅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也是預防疾病、延長壽命的有效手段。對于健康人群,提高身體活動水平與科學健身水平是提高體質健康的重要途徑之一。

體質對于改善健康是多方面、多維度的。例如,心肺耐力已被認為是第五大生命體征,與人體健康預期壽命的延長具有較強關聯。有研究表明,反映人體全身力量水平的握力的增加,可以一定程度降低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同時,對于老年人來說,肌肉力量的提升可以降低肌肉減少癥的發生,從而大幅度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風險、改善生活質量。可以說,通過體育鍛煉提高體質水平,對于人體肌肉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以及代謝系統都有非常多的益處。從國家層面來說,改善國民的體質健康狀況,是防“病”于未然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動全體國民高質量健康的重要手段。

推動構建更緊密的體育科技合作

近年來,東盟各主要成員國均在不同程度上開展了國民體質監測工作,體質監測發展呈現兩階段特點。

第一階段為各國根據自身情況逐步發展階段(1982—2016年)。該階段東盟各國體質測試呈現分散性、不均衡的發展特點。當時,東盟各國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體質測試體系,僅有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四國構建了較為系統化的體質測試體系。例如,新加坡于1982年1月推出國家體質獎,開始較為全面系統地推動本國國民體質監測工作;1984年,印度尼西亞確定了本國體質測試指標,用以測量青少年各年齡段的體質水平;2008年,馬來西亞教育部推出學生體質測試SEGAK,每年對學生開展2次測試,旨在測試4~5年級學生體質的基本情況、評估其健康狀況,從而為制定學校體育活動計劃提供指導與建議;菲律賓則在2015年發布本國體質測試手冊,用于反映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為持續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提供翔實數據。

第二階段為統一發展階段(2017年至今)。該階段東盟各國體質測試開始統籌安排,建立了東盟體質指標(后文簡稱APFI),統一各年齡組測試項目,形成規范化的測試方案與細則,統籌開展體質測試與數據采集工作。2017年,東盟國家召開第一屆東盟體質指標特別會議,并于2018年、2019年、2022年和2023年先后4次召開APFI特別會議,東盟體質聯合報告發布工作被列為東盟體育工作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APFI特別會議的召開是東盟各國體質測試系統化、統一化的重要節點,會議將東盟健身指標修訂為體質指標,并確立了東盟國民體質監測指標體系,統一了基于年齡分類的體質測試細則,明確了樣本量計算方法及測試工作流程。更重要的是,會議還啟動了體質測試數據采集工作,最終形成東盟基于人群的測試指標及相關測試方案。

依托東盟國際組織,各成員國在國民體質監測領域的合作開始逐步加深。體質監測體系的演變不僅離不開國家發展,體質監測的國際化還使國家間的交流合作日益緊密。體質監測的聯合開展也為促進各國體育科技合作、開展人文交流、推動構建更緊密的“健康命運共同體”注入了新動能。

持續深化體質與健康促進領域的合作

中國和東盟各成員國在體質與健康促進方面具有廣泛的合作前景,促進相關領域的合作既符合中國與東盟各國共同愿景,也可打造區域間國際合作典范。

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已經建立了30余年,站在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歷史新起點上,探索建立中國-東盟運動促進健康科技合作中心,厘清東盟各國開展體質監測的歷史發展脈絡,有助于中國-東盟體質監測成功經驗的互聯互通,促進中國-東盟體質監測一體化發展。未來,我國與東盟各國應加強體質監測領域的協同發展,將統一體質監測指標體系與評價體系作為促進全民健身領域合作的首要目標。同時,應進一步協同開展中國-東盟國民體質的國際比較研究,對比分析各國國民體質的發展趨勢與特點,為國際體質監測一體化構建做出新的嘗試與探索,從而為更多發展中國家提供寶貴的合作經驗。

同時,應更加注重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根據各國政策,探索開展研究生合作培養項目可行性,為各國體育科技源源不斷輸送人才。大部分東盟國家均有國家級體育科研機構,為促進各國體育科研的成果轉化和經驗共享,應進一步鼓勵各國體育科研人員定期互訪與交流,增進彼此了解。

體育是人類的共同語言,健康是人類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國與東盟國家間開啟體質監測合作的有力抓手。通過搭建中國-東盟的體質監測理論體系,探索不同區域內國民體質與健康之間的關聯,深入挖掘體質與健康促進之間的深刻內涵,我們將進一步助推體質監測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周邊國家貢獻國民體質與健康促進的“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

(作者:曹景偉,系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周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