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領軍人物 > 正文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莫礪鋒:讓傳統經典煥發現代光彩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用漢字書寫的大量典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的載體,向全社會普及古典名著是傳承文化有效的手段。從深入研究到準確闡釋,再到廣泛弘揚,這是從事古典文學研究的學者義不容辭的莊嚴責任。我在南京大學從事“兩古學科”(即“中國古代文學”和“中國古典文獻學”)的教學研究工作,本學科的優良傳統是既重視嚴謹精深的學術研究,也重視面向社會的文化普及。近年來,南大“兩古學科”的成員在“繼承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時代潮流中也開始走出學術象牙塔,向社會大眾宣揚傳統文化,普及傳統經典。早在2006年,本學科就承擔了“中國古代文學藝術與現代中國社會研究”的重大攻關項目,努力為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在現代社會中進行創造性轉化提供學理支撐。2016年,我們參與“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主要承擔其中的“文獻編”與“精華編”兩個部分,在全面調查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選取具有重大現代意義的經典著作進行整理出版。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最重要的是包括思維方式、生活態度和價值判斷在內的意識形態,那是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蘊含的正能量。我們編寫了《中國文化二十四品》《國學文選》等普及讀物,舉辦各種形式的公共講座。有些專著如《白日薄西山》《日落九世紀》《漫話東坡》《風起紅樓》等,都是學術性較強的普及讀物。我們編寫的“少年版中國經典”,已經出版20余種,如《史記》《資治通鑒》《中國詩詞故事》《中國成語》《紅樓夢》等,從各個方面為少年兒童講述中國故事。

今天,我們對繼承傳統文化的工作有了更強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浩如煙海的中文典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典籍流傳至今的價值并不僅僅是專供學者研究,它更應該是供大眾閱讀、學習,從而獲得文化啟迪和精神滋養,這才是我們研究典籍的意義所在。古典名著數量眾多,在字句解讀、意義闡釋上都具有一定的難度,社會大眾直接閱讀比較困難。這就向當代學者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既要精選某些價值較高的經典介紹給社會大眾,又要對它們進行準確可靠的注釋及生動靈活的解說,從而讓經典名著脫離學術象牙塔的束縛而走進千家萬戶,把其中包含的嘉言懿行介紹給最廣泛的人群。

和過去相比,從事傳統經典的研究與普及的人與團體越來越多,在社會上形成了良好的氛圍,大家正一起努力讓傳統經典煥發出現代光彩。

(作者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