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平桂區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以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為抓手,深入組織開展“三個年”行動,學方略、謀創新、抓落實,扎實推動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平桂實踐貢獻人大力量。
強化制度機制,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發力
建立完善領導決策機制。緊扣《賀州市人大常委會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關于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的決定>的實施方案》要求,在2024年4月26日的區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通過了《關于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工作,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的決定》,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根本方向,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徹到“六大建設”各領域全過程,著力打造“五個家園”,引領全區各族干部群眾為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和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平桂篇章貢獻力量。
建立完善專班工作機制。成立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工作領導小組,做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有人抓、責任明、工作清。制定印發《平桂區人大機關創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工作實施方案》,將創建工作分解落實到各專(工)委室、明確責任到人,促進了機關創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今年上半年,組織部分人大代表赴云南景洪市、勐??h、雙江縣等地考察學習,學習外地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經驗做法。
建立完善共聯共建機制。貫徹《關于全市人大系統黨組織開展“四聯四建·共促發展”活動工作方案》要求,積極探索“黨建+促進民族團結”工作模式,以黨建引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取得實效。2024年8月23日,區人大機關黨支部聯合鵝塘鎮機關黨支部、槽碓村黨支部在該村開展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聽黨話 感黨恩 跟黨走”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活動,推動“四個與共”“五個認同”深入人心。與平桂民族學校、文華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沙田鎮金竹村瑤繡工作室共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讓民族學校等處所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平臺。
強化監督質效,在推進民族地區事業繁榮發展上發力
聚焦民族經濟發展開展監督。2024年區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區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生態振興部分)工作情況的報告》,督促政府完善《賀州市平桂區促進高質量就業創業扶持辦法(試行)(修訂版)》,出臺《賀州市平桂區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獎勵辦法(試行)》。今年爭取到中央、自治區少數民族發展資金573萬元,用于實施產業以獎代補項目、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民族手工業創新融合發展培訓等7個項目,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焦民生實事項目開展監督。圍繞大平瑤族鄉成立40周年為民辦實事系列項目、“土瑤”聚居區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城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專題詢問“回頭看”等10大民生項目進行專題調研。聽取和審議區政府《關于2024年度重大民生實事代表票決項目辦理情況的報告》,聚焦鄉村建設、教育醫療、交通水利等民生領域,重點跟蹤督辦推進解決城區義務教育學位緊缺問題,加快推進城區中小學校建設。政府通過整合教育資源,將平桂實驗小學城西部升格為平桂第三實驗小學、鵝塘鎮第二初級中學升格為平桂區第四初級中學、平桂區第二初級中學升格更名為賀州學院第二附屬實驗學校。
聚焦民族政策落地開展監督。今年6月,聽取審議了區政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工作情況報告,提出有針對性的審議意見,推動落實政府培強特色產業、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等措施,推進“五個家園”建設力度。持續關注民族聚居區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督促“一府兩院”加強基層法制建設,提升少數民族地區基層社會法治治理水平。開展《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教育促進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執法檢查,促進民族相關條例的貫徹實施。
強化代表工作,在助推民族團結進步上發力
提升人大代表宣傳教育實效。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與區委宣傳部聯合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宣傳工作的意見》,整合宣教資源,用好用活機關“一廳一室一廊一中心”陣地,組織857名區、鄉兩級人大代表全員培訓全覆蓋,引導各級人大代表“進機關”“進學校”“進村(社區)”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政策解讀、法律法規等內容作宣講,累計舉行各類主題宣講50多場次。在今年召開區二屆人大四次會議期間,通過舉辦平桂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人大之夜專場文藝晚會,拍攝短視頻《人大代表履職為民 共護‘民族團結之花’》、組織人大代表觀看平桂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專題片等,譜寫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平桂人大新篇章。
提升民族團結進步活動質效。區人大常委會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多方式、多角度、多層次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系列活動。以“壯族三月三”傳統民族節日為載體,助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和以“潮聚三月三·和諧在平桂”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吸引各族群眾、游客踴躍參與,有效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代表在行動”主題實踐活動中,共收集到《關于加強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保護與發展的建議》等20多條意見建議,主要涉及鄉村建設、交通水利、衛生醫療、教育文化等方面。目前,區人大常委會把這些意見建議歸納整理后已向政府相關部門交辦,并確保件件有答復、事事有回音。
提升代表票決項目落地見效。始終高度重視民生實事項目建設工作,今年區、鄉兩級人大共票決項目35個,其中涉及少數民族聚居區項目9個,涵蓋了教育發展、衛生醫療、農田水利、道路提升等領域。常委會及時制定印發了《2024年重大民生實事項目建設跟蹤監督計劃》,按照工作計劃,強化調研調度,倒排項目工期,精準靶向發力,組織人大代表對重大民生實事項目全程跟蹤督辦,扎實推動票決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見效。如推動解決了少數民族村落路燈亮化工程、大平瑤族鄉大平村羅湖沖產業路、羊頭等鄉鎮農村公路“三項工程”路面提升和生命安全防護工程、沙田鎮松木村老寨水庫移民新村整村提升項目等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讓少數民族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平桂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毛淑美 趙萬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