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養成規矩、習慣形成風尚。新形勢下,廣大黨員干部要不斷強化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自覺主動養成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的習慣。做好新時代干部監督工作,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被監督”轉變為“習慣被監督”,提升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增強習慣在監督下工作生活的自覺。實現這個目標,離不開正確的權力觀念、合理的制度設計和有效的自我約束,三方面同向發力,方能涵養新風氣、形成新風尚。
權力受監督,樹立正確觀念是根本。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黨員干部想要守住權力關,關鍵是要樹立正確權力觀,解決好為誰掌權、為誰服務的問題。一百余年的風雨兼程中,無數共產黨人謹守為民宗旨,把政績刻印在老百姓心底,以“有我”的擔當作為追求“無我”的奉獻境界,以“小我”的無私情懷書寫“大我”的華麗篇章。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做官當做事、把用權當履責,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于為民謀利,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這是一以貫之的政治本色,也是“習慣被監督”的思想基礎、政治基礎和情感基礎。
監督是常態,健全監督機制作保障。監督是基層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基層治理的內在要素,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常態化監督又是黨員干部“習慣被監督”形成的先決條件,“常態”才能促成“長效”。新時代干部監督工作,要始終堅持“嚴”的標準,聚焦政治監督、責任擔當、作風建設、選人用人和問題整改等多方面,構建起齊抓共管、運行高效的監督新格局。要不斷健全監督體系和機制,發揮好各級黨委的主導作用,進而加強黨內監督對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引領作用,既要處理好黨委全面監督和紀委專責監督的關系,也要把握住組織監督和民主監督的內在聯系。要持續增強監督合力,進一步發揮出人大、民主、行政、司法、審計、財會、統計、群眾和輿論監督等監督方式的協調作用,推動各類監督找準自身定位,同頻共振、形成合力,為黨員干部“習慣被監督”提供機制保障。
習慣成自然,強化規矩意識興風氣。“被監督”是一種監督狀態,“習慣被監督”則是一種主動接受監督的內化表現,兩者的區別體現的是黨員干部思想上、政治上、行為上和情感上的“規矩意識”和“監督自覺”。要深刻認識強化規矩意識的重要性,這既是黨員干部的必備素質,也是工作順利開展和取得成效的保障。要抓住黨內政治生活這個載體,通過嚴格充實的黨內政治生活,引導黨員干部錘煉黨性、修煉心性、磨煉身性,不斷提升思想境界和內在素養,做到心正與身正。要注重發揮各級黨組織教育、監督和管理的作用,把強化規矩意識貫穿在思想政治、組織機制、干部作風、黨風廉政建設等黨的各項建設中,鞏固深化黨員干部的規矩意識。要樹立正確且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嚴格按規矩選配干部、選配守規矩的干部,讓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的干部受到褒獎重用,弘揚選人用人的新風正氣,讓“習慣被監督”成為黨員干部“新風尚”。(江西省豐城市段潭鄉 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