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人才交流通道”。科技鎮長團是推動人才科教資源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有力抓手,是助力縣域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的重要力量。基層組織部門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發揮牽頭抓總、協調各方職能,放大科技鎮長團“橋梁紐帶”作用,把科技鎮長團推向產業發展“C位”,深挖高校院所科研“富礦”,促進更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縣域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撐。
把準供需、精準銜接,推動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增強“一切為了產業、一切圍繞產業”的意識,將科技鎮長團精準嵌入縣域產業鏈,聚“智”提質、向“新”發力。精準定崗促融入。以產業需要、企業需求為靶向,緊貼團員自身專業特長及后方高校資源,有針對性地掛鉤重點開發園區和經濟部門,服務縣域主導產業鏈和龍頭企業,釋放“1+1>2”的聚合優勢。精準調研促供給。持續開展人才、項目、技術需求“家家到”調研活動,通過走進一線看、與負責人當面談等形式,找準產業發展需求“脈絡”、企業創新供給“堵點”,形成“需求、資源、任務”三張清單,為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把脈開方”。精準建言促發展。發揮好科技鎮長團科技創新“領頭雁”、產才融合“催化劑”作用,邀請團員以產業顧問身份參加各項重要會議,深度參與(近)零碳產業園建設、風電裝備產業培育等戰略規劃研究,精繪產業人才地圖,為縣域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獻智獻策。
集聚資源、搭建平臺,提供用武之地、發展之機。著眼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打造更具向心力的干事創業平臺,放大科技鎮長團以才薦才、以才聚才功效。擦亮“校招窗口”。用好團員來自高校、科研院所“朋友圈”人脈資源,新建一批引才工作站,新聘一批引才大使,更大力度實施校園提前招聘、青年人才編制“蓄水池”政策,加快集聚一批高素質優秀青年人才。打造“校企前哨”。針對企業技術痛點、發展堵點,牽頭組織“百名專家射陽行”“百所企業高校行”等系列活動,打通團員后方院校資源鏈接“快捷通道”,促成高校科技成果“供給側”與企業技術攻關“需求側”雙向貫通、有效對接。搭建“校地橋梁”。發揮射陽港零碳產業研究院、北大拉曼半導體實驗室等科創平臺“磁吸”功能,實施“雙結對”計劃,構建射陽結對高校、團員結對開發園區的合作共贏模式,促進政產學研高效協同,推動新建一批校企聯合實驗室、研發中心等平臺,培養更多符合產業發展需求人才。
優化服務、強化保障,解決燃眉之急、后顧之憂。堅持把科技鎮長團工作與人才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著力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持續營造“近悅遠來、紛至沓來”的人才生態。經費保障“增力度”。設立科技鎮長團縣級專項配套資金,主動對接知名風投、金融機構,引薦產業發展基金、人才科創信貸,幫助團員解決創新創業資金短缺問題,更好開展工作。政策體系“拓廣度”。聚焦項目落地合作、校地校企共建、科研成果轉化等,完善團員“十個一”目標考核,探索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組織和激勵機制,不斷激發團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優化服務“升溫度”。進一步完善團員工作保障機制,選派工作專員一對一跟蹤服務,提供濱湖人才公寓“保姆式”入住服務,打造科技鎮長團活動之家,開展鶴鄉話發展、節日慰問等互訪交流活動,引導科技鎮長團化“短期服務”為“長效賦能”。(作者: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 尹胤祥)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