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新興產業的逐漸壯大,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已無法適應當下社會發展和企業發展對勞動力和人才的需要。推動職業教育與時俱進,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已成為大勢所趨。
更新當代職業教育理念。革新職業教育需從理念更新入手。一是確立以達到職業標準為目標的教學理念。當代職業教育必須順應時代發展,密切關注社會發展方向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持續更新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科學系統地培養學生的職業專業技能,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二是樹立個性化和創新性的職業教育觀。傳統職業教育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和多樣化,強調機械地職業技能訓練,未能做到因材施教。為進一步適應社會對于勞動力的多樣化需求,職業教育需尊重學生差異,實行個性化教育,培養適合其自身發展的創新思維和職業技能;三是強化終身學習的理念。當下社會發展對于職業人才的需求不斷發生變化,職業生涯呈現出比過去更加明顯的動態發展過程,職業教育應以社會發展趨勢為指標,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增加個人知識儲備和職業技能。四是營造包容和公平的教育環境。教育公平問題日益受到關注,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往往受到不平等對待,社會需提供更加包容和多樣化的教育環境,保證職業學校學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和資源。
加強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理念、新產品不斷涌現,勞動力市場的供需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職業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教育過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產教融合是當代職業教育的重要支撐,職業學校要根據相關產業開設相對應的專業,將職業教學與產業相結合,形成學校和企業渾然一體的辦學模式;職業學校要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使教學內容與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機會,有效培養職業實踐操作能力。除了產教融合外,職業學校還需和不同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依托企業豐富的社會資源開展人才個性化培養,通過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職業技能的實習機會,為企業提供人才儲備和技術支持,以此實現校企雙方互利共贏。
推動教學創新與隊伍建設。職業教育革新的關鍵在于教學方法的創新和師資力量的提升。一是創新教學方法。要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引入案例教學、模塊化教學、項目教學等現代教學方法,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二是加快現代教育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利用互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拓展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法,豐富課堂體驗,開拓學習資源,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三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當代職業教育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師資力量的影響,為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職業院校一方面要通過適時的培訓,不斷提升現有教師的教學能力,另一方面要引進具有先進理論知識儲備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為學生打造更加優質和豐富的學習課堂。
現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對職業教育提出更高需求。要從教育理念、產教融合以及教育課程和教學模式等角度出發,打破傳統職業教育模式的壁壘,培養更多優秀職業技術人才,為社會進步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長江職業學院數據信息學院 徐霞;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職業教育研究所 楊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