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黨建創新 > 黨建論壇 > 正文

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黨的二十大通過的黨章賦予紀委“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重要職責。積極探索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機制,強化對權力監督的全覆蓋、有效性,可以讓黨員干部進一步養成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的習慣。

準確把握出發點,深刻認識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重大意義

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深刻論述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其中之一就是“以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相結合為強大動力”。建黨百余年來,我們黨外靠發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內靠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于刀刃向內、刮骨療毒,保證了黨長盛不衰、不斷發展壯大。新征程上,要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強化黨委(黨組)全面監督,促進各類監督既依照自身職責發揮效能,又目標一致、關聯互動,形成配置科學、權責協同、運行高效的監督網,把所有黨員干部及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都置于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助推黨的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雙輪驅動、有機統一,為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供強大動力。

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國家治理的關鍵是治權,治權的關鍵是監督。監督是治理的內在要素、重要環節,在管黨治黨、治國理政中居于基礎性、保障性地位。新征程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突出黨內監督主導地位,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消除對公權力行使的監督空白和盲區,強化對權力監督的全覆蓋、有效性,把監督之“制”的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監督之“治”的治理效能。

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是推動解決監督工作頑瘴痼疾的有效手段。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健全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已進入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新階段。與黨中央要求和人民期盼相比,當前實踐中還存在各類監督“九龍治水”、監督力量統籌不夠、貫通銜接運行不暢等問題。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決策指揮、資源力量、工作機制、方法手段等方面,整合重塑監督機制和監督流程,健全完善跨部門的信息溝通、線索移送、措施使用、成果共享等制度機制,有效破解監督難題,形成同題共答、銜接順暢、常態長效的監督合力。

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是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港的現實需要。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落實“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使命光榮、任務艱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窗口期、封關運作的關鍵期、風險防控的攻堅期,必須聚焦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項目,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貫通協調的“立體式”監督體系,有效防控廉政風險,破除一切梗阻障礙,引導督促黨員干部持續提升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鍛造忠誠擔當、心系群眾、敢闖敢干、求真務實、馬上就辦、嚴謹細致、勤勉敬業、勤儉節約、清正廉潔“九種作風”。

準確把握著力點,積極探索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機制

突出政治引領,堅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種監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第一位的。建黨百余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一次又一次糾正自身工作中的失誤,之所以能夠有效清除黨內腐敗、純潔自身肌體,是黨內監督在起決定作用。堅決扛起黨內監督主體責任,全面加強對黨內監督工作的領導,明確黨內監督的目標任務并督促落實。在深化“內功”上下功夫,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常態化制度化,同時充分發揮協助引導推動功能,督促黨內監督各主體發揮作用、相互貫通。黨的工作部門、基層組織、黨員切實履行職能監督、日常監督和民主監督職責,抓好上上下下、條條塊塊的監督工作,織密黨內監督之網。

突出制度支撐,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等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有定位功能、獨特優勢,關鍵是促進協調聯動、優勢互補。強化統籌謀劃,研究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工作原則、責任分工、配合機制等,打通制度層面的堵點,建立總體架構。對健全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作出全面部署,把監督融入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部署開展制度廉潔性評估工作,著力消除制度的漏洞和缺陷,從制度源頭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

突出數字賦能,推進“監督一張網”建設。促進數字技術和紀檢監察工作深度融合,是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舉措。這要求把運用數字技術搭建監督平臺作為破除監督信息壁壘、強化信息互通互享的有效路徑,采取“點面結合”的思路,搭建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監督平臺。在省級層面以公共工程領域為“點”,建設公共工程領域“監督一張網”平臺,建立問題轉辦、信用懲戒、線索移送全過程線上監督流程,打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查處違紀違法犯罪線索和追責問責的一體化監督平臺。同時,在市縣開展“面”的探索,探索建設“1+9”監督平臺,將市(縣)直單位和區、鄉鎮全部納入,聚焦公共工程、政府采購、醫保基金監管、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設計監督應用場景和智能分析預警模型,打造共建共享、精準高效的監督新模式。邊試點邊總結邊提升,適時推動“監督一張網”向其他領域延伸,逐步形成統一的各類監督貫通協調體系。

準確把握落腳點,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護航自由貿易港行穩致遠

以貫通協調的監督保障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堅持以監督貫通協調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情況監督檢查,督促各級黨組織壓實政治責任、嚴明政治紀律、防止政治偏差,及時發現和推動解決各類問題,推動監督成效轉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果,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落細。

以貫通協調的監督規范權力運行。把對權力的監督作為監督貫通協調的關鍵,圍繞制約權力、權責對等、彌補漏洞等重點,健全完善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有效機制。針對約束自由裁量權,督促行業主管部門建立“機器管招投標”“機器管規劃”等系列機制,防止權力插手干預、任性行使。針對健全權責統一的責任追究機制,加強黨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與紀檢監察機關問責工作的銜接,提高問責工作精準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針對管控權力運行的風險源,常態化開展以案促教、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建立政治生態分析研判工作機制,推動辦案、教育、整改、治理工作貫通,持續凈化政治生態,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以貫通協調的監督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上”的重要指示,始終扭住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個關鍵,堅持執紀執法為民、糾風治亂為民,以監督貫通協調的成效踐行人民至上。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將教育、醫療、低保、養老等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作為監督重點,對于系統性、行業性、地域性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推進掃黑除惡“打傘破網”常態化機制化,與政法機關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加快推進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設和平安建設。堅持一切依靠人民,充分整合12345熱線、信訪部門和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的信息,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匯總分類,把監督發現和收集的“問題清單”變成整改治理的“履職清單”,做到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推進監督貫通協調的過程作為落細落實黨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的過程,持續增進群眾福祉,贏得群眾擁護和贊成。

(作者系海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

[責任編輯:陳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