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圍繞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稅收一頭連著國家,一頭連著企業。稅務部門作為國家重要的經濟管理部門,要找準稅收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戰略定位,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進一步深化稅收改革,優化稅收環境,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領會全會精神中進一步凝聚共識。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這對民營經濟發展意義重大。要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凝聚改革共識,匯聚發展合力。
深化稅收改革是激發民營經濟內生動能的迫切需要?!稕Q定》提出,規范稅收優惠政策,完善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支持機制。稅收改革將進一步處理好“取”與“予”的關系,有利于合理減輕經營主體負擔,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深化稅收改革是保障民營經濟行穩致遠的重要支撐?!稕Q定》提出健全直接稅體系,拓展地方稅源。這既可以更好地發揮直接稅在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激勵創業就業投資方面的積極作用,激發民營企業創業創新熱情;還可以更多地充實地方財力,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
深化稅收改革是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決定》提出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新一輪稅制改革將高度重視稅收政策對綠色低碳轉型的引導作用,通過完善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等有關促進綠色發展政策體系,為民營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增添動能。
在堅定發展信心中進一步合力共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全新的事業,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矛盾和風險挑戰。民營經濟作為重要一環也將面臨困難挑戰,必須保持戰略定力,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
以政策扶持為鮮明導向,不斷鼓足發展信心。黨中央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促進民營經濟做強做優做大。浙江省陸續出臺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條例,大力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提出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氛圍日益濃厚,為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以經濟向好為關鍵指向,不斷提振發展信心。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2024年以來,國民經濟依然延續恢復向好態勢。從稅收數據看浙江省情況,全省開票銷售穩健增長、經濟需求持續恢復。一系列穩進提質經濟政策效應顯現,也在不斷夯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以作用發揮為動力支撐,不斷增強發展信心。民營企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功不可沒、地位不可替代。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到2023年,民營企業占全國企業總量由79.4%提高至92.3%。民營經濟也是浙江省經濟發展的最大特色。2023年浙江民營經濟創造了全省67.2%的生產總值、71.7%的稅收、80.2%的進出口、87.5%的就業、96.9%的市場經營主體,民營企業500強數量連續25年居全國首位。要充分認識民營企業推動市場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作用,全力以赴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優化營商環境中進一步賦能共進。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強省,浙江省稅務部門將一如既往當好企業發展的貼心人、助力者,為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交出稅企攜手的“高分答卷”。
辦好“強信心”的事。不折不扣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以稅惠紅利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持續深挖稅收大數據潛能,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惠企政策,確保稅費優惠政策以最快速度惠及各類經營主體。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保障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推動執法方式多元化、強化法治監督制約,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辦好“暖人心”的事。持續聚焦經營主體訴求和關切,推動稅費服務增值化改革走深走實,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一類事一站辦”。完善“線下服務無死角、線上服務不打烊、定制服務廣覆蓋”的稅費服務新體系,探索實現涉稅事項省內通辦、跨省通辦,打造手續最簡、環節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省域稅收營商環境。
辦好“筑同心”的事。著力推進部門之間數據聯通、信用聯建,深化齊抓共管的稅收共治格局。探索“稅企面對面”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建立省、市、縣三級局領導與重點企業直通制度,以多元化、高效化、協同化稅費訴求解決機制,推動“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切實把納稅人的“心上事”轉化為稅務人的“上心事”“盡心事”。
(作者系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