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有科班醫生坐診,有點小毛病想配點藥,不用再大老遠跑鎮上衛生院。”日前,在浙江寧波余姚某村衛生室里,看病的村民紛紛給醫生豎起大拇指。村民口中的科班醫生,是余姚首批正式編鄉村醫生。
兩年前,余姚在全省率先探路全額正式編鄉村醫生制度。作為浙江今年確定的“縣聘鄉用、鄉管縣育”創新行動五個試點縣(市)之一,余姚首批28名“縣聘鄉用”醫生目前也已經率先下沉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不僅如此,他們還在“縣聘鄉用”的基礎上迭代推出“鄉聘村用”,推動醫療人才下沉到更基層的村衛生室。
7月初,余姚市28名“縣聘鄉用”醫師全部下沉到16家基層衛生院,均是較為緊缺的專業,包括心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婦科、全科醫學、口腔科、中醫科、針灸推拿科等,其中超聲科、麻醉以及兒科等特別緊缺專業就有6人。
作為2024年浙江省衛生健康人事干部重點示范項目之“基層衛生人才‘縣聘鄉用、鄉管縣育’改革探索”五個試點縣(市)之一,余姚市在探索推進該項工作時緊緊圍繞推進基層衛生院學科(專科)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提高基層就診率的目標,從縣域人才“存量”上做文章,統籌利用好現有人才資源,包含“縣聘鄉用”“鄉聘村用”兩個層面開展工作。其中,“縣聘鄉用”要求余姚市市級公立醫院相關專業的醫師(一般應具有中級或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醫師),以全脫產形式下沉到余姚市基層衛生院(不含城區四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連續工作時間不少于1年。因工作需要,余姚市中心衛生院、城區四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專業的執業醫師在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后,也可以進行下沉。
為了切實實現上述工作目標,余姚市衛健局會同余姚市委編辦、人社局、財政局等部門進行了充分地溝通協調,最終以市府辦名義出臺了《余姚市衛生人才市鎮村有序流動實施方案》,主要包括“四個強化四個優化”,支持派出單位選派好下沉醫師,鼓勵醫師樂于下沉、安心工作。一是強化機構編制支撐,建立“縣聘鄉用”編制調配機制,對市級公立醫院可確定一定數量的專項編制。二是強化財政經費保障,“縣聘鄉用”醫師人員經費視情由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進行保障,并通過考核評估方式給予一定補助。三是強化人員統籌調配,根據基層衛生院學科建設發展需要,按“缺什么科補什么科”原則由派出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安排下沉醫師。四是強化常態監督考核,制定“縣聘鄉用”醫師的業務考核標準,定期進行評估反饋;由市衛生健康局對“縣聘鄉用”醫師年度考核單獨進行組織,優秀比例可適當提高。五是優化薪酬績效分配,“縣聘鄉用”醫師的薪酬待遇,按不低于下沉服務前的發放水平由派出單位負責發放,下沉服務考核優秀或不合格的,可分別提高或降低不超過10%。“縣聘鄉用”積極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可享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分配。六是優化職稱晉升激勵,下沉醫師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的,所在單位在職稱晉升、崗位聘任等量化積分時應適當加分,其中,下沉服務期間開展高年資中醫醫師帶徒等工作的,可參照各單位援外人員相關標準酌情提高加分分值。鼓勵“縣聘鄉用”醫師長期服務基層,在純山區衛生院脫產服務滿3年,符合晉升的其他基本條件,且相關考試合格的,可在單位相應空崗內直接推薦參加副高級職稱評審。七是優化職業發展規劃,對下沉醫師實施業務、管理“雙軌制”培養。下沉醫師申報各級各類科研課題,給予一定傾斜,優先推薦參加各級業務進修培訓;業務能力強、下沉服務考核優秀的人員,可優先入選“衛健人才強基項目”“導師帶徒青藍項目”等人才項目。有一定管理經驗、下沉服務考核優秀的人員,年齡、學歷等基本要求符合相關條件的,可直接納入本系統干部人才儲備庫;管理能力強、培養潛力大的,可擇優提拔擔任基層衛生院領導班子成員。八是優化日常生活關愛,“縣聘鄉用”醫師符合鄉鎮工作補貼發放條件的,享受所在鄉鎮(街道)的工作補貼。下沉醫師配偶在余姚市基層衛生院工作且有本系統內流動意向的,相應工作年限要求可減少一年;下沉服務考核優秀的,在不影響單位工作的情況下,其配偶流動申請可優先考慮。
余姚首批正式編鄉村醫生的下沉,不僅為鄉鎮衛生院帶來了先進的醫療技術,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鄉鎮衛生院的整體醫療服務水平,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優質、更便捷的醫療服務。“縣聘鄉用”模式有力助推基層醫療發展,通過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延長專家服務時間并借助師帶徒留存技術,有效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實現醫療資源合理分配及醫保支出的優化。
(浙江省余姚市衛健局)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