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典型經驗 > 正文

促進民族交往交流 共建社會和諧家園

今年以來,三門峽市陜州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通過持續加強各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服務、文化交流與融合、營造和諧社會氛圍等措施,積極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實現各族群眾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強化群眾民生服務。陜州區堅持從各族群眾實際需求出發,切實為群眾大辦好事、實事。組織民族聚居村與周邊村黨建結對互學,40余名黨員踴躍參與,積極協調處理矛盾糾紛2起,組織共同美化家園活動5次,清除垃圾1.5噸、清理街道廣告50余處,整治沿街門頭10余家,兩村40余名黨員聯系群眾120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項5起。以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為基礎,啟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重點解決嚴重影響居民安全和居住功能等問題,著力完善城鎮老舊小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2024年共改造新華書店家屬樓等16個老舊小區1155戶。在全區11個村新建大口井、管理房(院),完善管網,配備消毒設備等水利基礎設施,改善群眾吃水狀況,進一步提升農村飲水保障能力。

促進文化交流融合。今年3月份,陜州區非遺傳承人朱秀云代表河南省在北京蒙藏學校舊址暨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舉辦了2期“捶草印花”民族文化展演,通過實物展品、非遺展演、沉浸式互動等形式,精心設計了各族群眾喜聞樂見的體驗項目,充分展示了捶草印花這項獨特的民族、民間技藝,展現了散落在地坑院里、崤函大地、黃河岸邊的中原文化。陜州區結合實際,積極探索適合本地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教育環境的模式和路徑。投資5萬元,制作民族團結宣傳版面、墻體彩繪500平米,在甘棠公園精心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文化長廊”,結合中國結、石榴籽等元素制作各種展板、雕塑共20余處,全面普及民族政策知識。陜州區第二小學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以新時代雷鋒精神為引領,將民族團結、中華傳統文化浸潤到校園生活的角角落落,打造占地面積336平米“雷鋒小院”一座,制作宣傳展板百余塊,教育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營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良好氛圍。目前,陜州區已規劃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陣地2個、文化長廊1個、示范學校1個。在文化惠民工程中,陜州區共開展“送戲下鄉”107場、“書香陜州全民閱讀”18場、非遺展演12場,并成功舉辦了“龍騰盛世、花開中國”2024陜州燈會活動暨黃河文化非遺大集活動。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豐富了各族群眾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

營造和諧社會氛圍。陜州區充分利用基層文化陣地展現民族團結,圍繞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廣泛開展社火表演、民俗體驗、象棋比賽、中秋頌明月等群眾性文化活動,組織傳統技藝傳承者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社火傳統文化表演,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陜州區還建立健全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排查處置機制,對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堅持是什么問題就按什么問題處理的原則,嚴格區分民事問題、刑事問題與民族問題,杜絕“花錢買平安”的做法,堅決打擊利用少數民族身份從事違法犯罪、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三門峽市陜州區委 燕海潮)

[責任編輯: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