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強國,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讓科技為農業現代化插上騰飛的翅膀。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各地要充分釋放人才引擎的強勁動力,推動農業向更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科創環境在一線營造。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各地要深刻認識打造優質人才生態、營造一流科創環境的重要性,千方百計在鄉村一線為人才科研創造、成長發展、實現價值營造創新環境。要結合本地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等,制定出臺具有吸附力的人才政策,打造讓科研人才來得了、留得住的制度環境,構建人才政策“強磁場”。利用本地特有資源謀劃發展特色項目,建立農業創新園區、農村電商孵化器,為回鄉創業者提供資金扶持、技術支持、市場對接等一站式服務,讓各類人才干事有舞臺、創業有機會、發展有空間。積極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表彰在農業科技、農村改革、文化傳承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增強人才立足鄉村、奉獻“三農”的歸屬感和榮譽感,讓鄉村成為人才愿意來、留得住、干得好的熱土。
科技人才在一線培育。人才是驅動創新的首要因素,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可或缺的核心資源。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讓基層一線成為培育人才的主戰場,不定期選派人才下沉基層,多措并舉走訪外來人才、返鄉大學生、鄉土工匠、外出鄉賢,讓越來越多的鄉村能人登上舞臺、展示才能。要強化專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產學研”實踐基地等平臺建設,加快培育農技推廣人才,采取異地研修、現場實訓、網絡培訓等方式,提升農技推廣隊伍知識技能,實現技術快速進村入戶到企。激活科研團隊、專家人才的“孵化”功能,結合鄉村需求針對性開設專家講座、現場指導、外出觀摩等,在鄉村一線培育更多的“田秀才”和“土專家”。
科學成果在一線轉化。鄉村是科技人才展現才能、實現價值的大舞臺。各地要善于激活人才新動能,引導人才把實驗室搬到地頭,把論文寫在田間,打通科技創新的“最后一公里”。加大農業科技領域基礎研究投入,加強農業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等,以基礎性、原創性重大農業科技突破帶動整體創新能力躍升,實現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聚焦農業產業瓶頸制約,建立集中攻關、聯合作戰機制,加快推動先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解決農業科技研發與應用脫節、科技轉化率較低等問題。注重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讓更多科技在泥土里扎根,促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跑出“加速度”。(作者:曲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