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首先是要發展富民產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廣大黨員干部作為“主力軍”,當如“挖井人”般在廣袤鄉村大地上找準方位、深度挖掘、持續發力,讓源源不斷的產業振興“甘泉”滋潤億萬農民心田。
找準“開挖”方位,讓鄉村全面振興更有“準度”。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根基越牢固,產業導向越精準,產業儲備越厚實,產業效益就能越好,鄉村全面振興才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但面對千村千面的資源稟賦和基礎條件,如何找準鄉村產業的“開挖”方位,確保“掘出”富民增收的源頭活水,承載著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考驗著廣大黨員干部的智慧。要順應發展大勢、聚焦地域優勢,在吃透上級政策、借鑒先行經驗、摸清資源家底、符合群眾意愿的前提下,把握時與勢、統籌破與立、兼顧遠與近,謀定鄉村產業振興的“主攻方向”。
鉚足“下挖”干勁,讓鄉村全面振興更有“深度”。任何事業都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得來的,而是實打實干出來的。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涉及村集體、農民、企業等多方利益,面臨資金、技術、人才、市場、土地等各方問題,要克服阻力、取得實績殊為不易。“鑿深井”方能“飲甘泉”,既要看準了就抓緊干,搶抓政策紅利、把握振興機遇,以“事不過夜”的緊迫感抓產業、促發展;又要知難而進踏實干,敢啃最硬的“骨頭”、敢挑最重的“擔子”,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人才引進等重點工作中沖在前、打頭陣;還要帶動大家一起干,主動融入鄉村、貼近鄉親,通過對策共商、大事共議、難題共解等方式激發鄉親們“主人翁”意識,齊心協力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不竭動力。
保持“常挖”自覺,讓鄉村全面振興更有“廣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一項長久而系統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抓牢產業振興這個重中之重,又要協同推進組織、人才、文化、生態等多方面振興。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保持“常挖”的責任自覺,在產業興旺上“松不得”,不斷延伸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確保鄉親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在振興之路上“停不得”,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規劃落實落地,讓四通八達的路網、智能便捷的設施、秀美宜居的環境等惠民實績看得見、摸得著。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鄉村全面振興成效的標尺,做到虛心納諫、立行立改,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費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