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緊盯新業態發展態勢,在充分把握新就業群體年輕活躍、工作方式靈活等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建組織、抓隊伍、優服務、促治理,探索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的新路徑,形成了“新新”黨建引領“心心”向黨、讓“網紅”跟黨走等一系列特色黨建工作做法,有效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2023年,全市市場交易額、物流總額、網絡零售額、快遞業務量分別達6126億元、9334億元、610億元、17.68億件,分別增長7.3%、8.5%、35%、23.3%。
完善組織體系,“一張網”有形有效抓覆蓋。立足業態多元、群體廣泛的特點,把完善組織體系作為基礎前提。一是全面摸清底數。利用新業態互聯網依附程度高的特點,依托各領域線上平臺,分別對園區樓宇、平臺企業、行業協會、村居(社區)等進行動態摸底排查,在完善屬地鎮街信息的基礎上,全面掌握新業態黨組織和新就業群體黨員底數,為深化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強化組織覆蓋。建立市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統籌協調、社會工作部門指導推動,網信、交通運輸、商務、市場監管、郵政管理5個行業主管部門各負其責,工會、團委、婦聯等相關職能部門協同配合,街道社區及園區屬地管理工作機制,以黨建引領規范行業管理,確保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統得起、管得住。三是規范組織管理。制定《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規范》等文件9個,建立行業黨委委員單位共同調研、領題攻堅、議事協調、督查考核、結對聯系等制度,推動92名市縣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干部直接聯系新業態運營主體117個。
建強工作隊伍,“一條鏈”引領帶動強發展。立足業態方興、群體年輕的特點,把隊伍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一是配好黨建工作隊伍。選派350名紅領書記、助企服務員、黨建指導員,到新業態行業黨委和基層黨組織任職,指導新業態行業黨建工作。實施爭做優秀員工、爭做優秀黨員、建強中層隊伍“雙爭一強”行動,累計將597名新業態運營主體優秀員工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221人發展為黨員、83名黨員職工選拔為中層骨干。二是育強職業群體隊伍。依托市“兩新”組織黨建學院、沂蒙社工學院、“新新向黨”成長學院等教育陣地,積極開展崗前培訓以及政治思想、職業發展、傳統文化、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寄遞安全等專題培訓,不斷提升新就業群體職業素質。三是選優示范引領隊伍。開展“我身邊的行業先鋒”“最美快遞員”“最美小哥”“優秀社會治理監督員”等評選推薦活動,積極引領廣大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聽黨話、跟黨走。
匯聚政策資源,“一攬子”關愛服務暖人心。立足業態重效、群體求存的特點,把關愛服務作為破題關鍵。一是建強服務陣地。研究制定《臨沂市推進新就業群體“友好社區(園區)”建設“十小”措施》,先后建成市級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等行業、區域黨群服務中心16個,“沂蒙小蜜蜂”驛站、網約車服務驛站、駕駛員驛站、“小哥食堂”等1031處,著力解決新就業群體“休息難”“吃飯難”“充電難”等問題。二是豐富服務供給。堅持“兩新”工委“出題”、行業黨委“領題”,統籌部門、屬地和社會關愛資源,連續3年指導4個行業黨委制定年度重點任務清單和“十件實事”。三是搭建服務載體。探索新就業群體購買工傷保險便利化改革,出臺《臨沂市補充工傷保險辦法(試行)》,構建多層次工傷保障體系,解決新就業群體參保難題;制定《臨沂市紅十字會快遞小哥關愛項目實施辦法(試行)》,設立市縣兩級“小哥”關愛基金40萬元,兜底救助保障困難新就業群體。
堅持賦能融合,“一盤棋”凝聚發展新增量。立足業態親民、群體活躍的特點,把融入治理作為根本目的。一是深化行業規范。開展“安全騎行、文明出行”主題活動,通過講法規、反面案例教學等方式加強交通安全培訓,引導網約配送員、快遞員、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二是助力鄉村振興。立足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和傳統手工藝品優勢,依托電商帶貨平臺,創新“直播電商+扶貧助農”模式,大力開展“主播帶貨公益助農”“鄉村振興助農帶貨節”等活動,助農增收致富。三是賦能基層治理。制定《關于推進新就業群體融入城市基層治理的十條措施》,組織300余名新就業群體流動黨員在報到社區參加黨組織活動、1500余名網約配送員成立“紅色騎手團”“藍騎士城市志愿服務隊”、2200余名新就業群體擔任兼職網格員,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變“最大變量”為“最新增量”,構建起人人盡責、人人參與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山東省臨沂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