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雖然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不后悔,我愿以身許國!”近日,由師生聯創演繹的校園話劇《我愿以身許國》,在常熟理工學院東南校區圖書館報告廳上映。以“大先生”反映“大時代”,以“大師劇”打造“大課堂”,以“大格局”構建“大思政”,常熟理工學院“黨建紅+科技藍”打造育人鑄魂“強引擎”主題黨日活動觀摩會正式啟幕。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根華,校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部長寧春花,校工會主席王燕,校團委書記耿洪波,王淦昌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高發圣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常熟理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師生黨員及2024級全體新生參加活動。
該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黨委以“黨建紅+科技藍”主題為核心,緊密圍繞“黨建引領+科技創新”這一主線,依托學院學科專業特色,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與科技教育的契合點,通過思想引領、科學普及、實踐育人等多維度形式,將黨建工作融入學生教育、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生動展現了黨建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和互促共進。本場觀摩活動設計了“學習有我,引領成長”“傳承有我,美育潤心”“實踐有我,青春筑夢”三個篇章,從思想啟迪到文化浸潤,再到實踐探索,全面展現了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和“科技強國”的使命擔當。
在“學習有我,引領成長”篇章,通過講述紅色科學家的奮斗歷程,將思想引領與榜樣教育結合,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與成長動力。全體人員在莊嚴的氛圍中觀看開場視頻,視頻展現了“百名共產黨員大尋訪”“返家鄉紅色社會實踐”等黨員師生們在紅色教育基地的足跡。王淦昌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高發圣以飽含深情的講述,帶領現場觀眾重溫了兩彈一星元勛王淦昌隱姓埋名、獻身國家科研事業的動人事跡,深深觸動了在場師生的心靈,激發了大家對科學家精神的由衷敬佩與深刻共鳴。
在“傳承有我,美育潤心”篇章,師生黨員帶來的《獻給中國的科學家們》配樂詩朗誦,生動再現了我國科學家群體七十五年來在科技領域艱苦奮斗、勇攀高峰的光輝歷程,傳遞了科學家精神的崇高價值,讓同學們在浸潤式藝術展演中潤澤心靈、凝聚共識。參與的師生用飽滿的熱情和深情的語言,將對祖國和科學的熱愛融入每一句詩詞之中,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兼具藝術感染力與思想啟迪的視聽盛宴。話劇《我愿以身許國》更是將王淦昌的故事以生動的舞臺形式呈現,同學們真摯細膩的表演將現場觀眾帶回了那個風雨如磐的年代,重溫了老一輩科學家在艱苦條件下為祖國科研事業不懈奮斗的英雄壯舉,讓大家深刻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以身許國的偉大情懷。
在“實踐有我 青春筑夢”篇章中,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徐健教授、學校楊希峰教授分享了他們在科研歷程、關鍵突破等方面的經驗與感悟。當天,還進行了“電子之星”頒獎儀式、江蘇省物理學會科普教育基地揭牌、黨員航模志愿服務隊成立授旗、新黨員宣誓等。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根華在總結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動的組織成效,他指出:“將黨建紅與科技藍相結合,我們可以打造出育人鑄魂的雙引擎,不斷探索和創新育人鑄魂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為培養更多具有堅定信仰、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而努力奮斗!”
(席海建 魏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