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通水十周年。十年來,“南水”沿千里長渠一路奔涌,累計進京水量已超10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600萬,成為支持首都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水資源支柱。以“南水”為基,北京市水資源緊缺形勢得到有效緩解,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繪就了一幅“水清岸綠、人水和諧”的壯美畫卷。
因“南水”而安,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北京是嚴重缺水的特大型城市。2014年“南水”進京后,北京市嚴格遵循“節、喝、存、補”的用水方針。100億立方米的“南水”中,70億立方米直接用于城市生活用水,已成為北京的主力供水水源,城區供水安全系數從原來的1.0提升至1.3。“南水”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以上,自來水硬度明顯下降,居民飲用水質量得到有效保障;從2015年至今,全市地下水水位已連續8年回升,地下水儲量增加了56.4億立方米。在“南水”的“助攻”下,北京年人均水資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左右,水資源戰略儲備大幅增加。
因“南水”而綠,水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南水”進京十年來,北京堅持“四水四定”原則,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河湖生態環境全面復蘇,水生態功能總體良好,生物多樣性持續提升,“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逐步把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美麗圖景變成市民的生活場景。永定河已連續四年實現全線通水,全市五大河流時隔多年全部重現“流動的河”并貫通入海。“貴客”頻頻到訪,“鳥中國寶”東方白鸛在多個水域頻現,很多河流、湖庫成為鳥類遷徙驛站和棲息樂園。
因“南水”而興,高質量發展水平全面提升。十年來,北京市一方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進一步提高生產生活各領域的水資源節約利用水平,北京16區已全部完成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任務。如今,北京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均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另一方面,北京市堅持“吃水不忘挖井人”,深切感念水源區人民千里送水之恩,與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16個縣市區開展對口協作,累計安排協作資金超40億元,實施協作項目1000多項,在水源地特色產業發展、產業轉型、干部人才培養等領域深化合作,形成了“南北共建、互利雙贏”的發展格局。
千里調水,來之不易。用好每一滴“南水”,是對這份滋養最好的回饋。我們要一如既往把“愛水、節水、護水”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永恒課題,走好水資源剛性約束下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讓千里“南水”更好地潤澤千家萬戶,寫好北京特色“水文章”。(作者:王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