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強調要堅持久久為功、常抓不懈、緊盯不放,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切實降低糧食和食品損耗浪費。
古語說:“精打細算,才能油鹽不斷;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近些年來,各地區各部門通過推廣“光盤行動”,有效遏制了餐飲浪費行為。但不容忽視的是,拿分量佐證“好客”、用排場顯示“尊貴”,“畸形吃播”令人咋舌等現象仍然存在。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喚醒和激發人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才能形成拒絕浪費的行動自覺。要開展系列教育宣傳活動,把糧食安全、勤儉節約融入到社會治理的各個層面,落實落細對餐飲行業、機關食堂、學校食堂、企業食堂提出的一系列要求。
餐飲浪費不僅消耗著物質財富,更會侵蝕人的精神世界。只有上行下效,才能事半功倍。各級黨政機關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當表率做示范,堅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大力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濃厚氛圍,讓勤儉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遵守文明餐桌公約。堅持做到食堂用餐吃光用盡、避免浪費,在外用餐剩菜打包、養成習慣,以餐桌文明展示文明形象,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到遵守秩序、珍惜糧食,共同打造溫馨、文明的就餐環境。
倡導餐飲節儉消費。加大對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宣傳力度,改善飲食習慣,推進移風易俗,引導家庭按需采買、儲存食材,遏制婚喪事宜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行為,讓反對浪費從“舌尖”滑入“心間”,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加強食品浪費監管。將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融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行業規范,建立多元化的監督管理機制,通過“隨手拍”、“紅黑榜”等,及時曝光食品浪費行為,對不遵守反食品浪費有關規定的餐飲服務經營者按規定提醒約談、督促整改。(作者:李吉明)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