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村(社區)黨群活動中心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優化村(社區)辦公場所服務功能,弓長嶺區財政列支275萬元,對全區22個村、11個社區黨群活動中心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服務和管理水平,實現“城鄉和美有變化、群眾親近有感受”的新格局。
聚焦政治功能“引領力” 把握黨建“方向盤”
持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按照“六有”標準打造高標準黨員活動室,在保證黨員活動室的面積能夠基本滿足黨員學習、會議需要的基礎上,在醒目位置設置“黨員活動室”標志牌,室內墻面一面懸掛黨旗、入黨誓詞、黨員義務及權利等標牌;另一面作為榮譽墻,擺放各類榮譽牌匾等,從而滿足黨員教育、活動多元化服務需求。
小場所創造出“大格局” 賦能便民“會客廳”
堅持“場所集中、功能集成、人員集約”,按照辦公場所最小化、服務區域最大化、公共設施最優化的要求,整合現有資源,將原有的村(社區)吧臺式便民大廳升級改造為“會客廳”。堅持“一室多用”原則,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暖陽驛站、學雷鋒志愿者活動陣地融入“會客廳”,把原先的吧臺拆除,將最大的活動空間讓給居民。
微空間書出“大文章” 服務群眾“零距離”
結合村(社區)陣地功能定位、服務內容等,健全完善黨員群眾服務機制,合理設置服務功能區域,打造老年食堂,配合配餐企業服務老年人就餐需求;打造“四點半課堂”,解決兒童“失管”問題,為轄區居民排憂解難;打造便民服務區,為辦事居民提供休息區域,也為新興領域黨員提供貼心服務。
下步,弓長嶺區將持續完善村(社區)黨群活動中心服務功能,更好滿足群眾的多元化服務需求,真正把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黨領導社會治理的堅強陣地和服務黨員群眾的溫馨家園。(遼陽市弓長嶺區委組織部 錢星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