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中國石油集團唯一一家專門從事物探工程技術服務企業,堅持把黨的建設與業務工作有效融合,著力從科學決策、精準選人、緊貼需求、堅守紅線四個維度發力,切實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動能優勢、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科技創新,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體現中國石油物探力量。
堅持科學決策,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黨的建設是推動國有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要把黨的建設和科技創新擺在突出地位,樹牢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在政治引領和戰略領航上謀定而動,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保障高水平安全。
政治引領,始終堅定跟黨走的信念。加強政治引領,最關鍵的就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對重大科技創新的把關定向,對科技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以及對科技創新的監督保障,增強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堅決執行中國石油黨組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一系列舉措安排,胸懷“國之大者”,牢記“企之要情”,積極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戰略領航,勇擔國有企業的責任使命。公司黨委主要把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國資委和中國石油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決定等在企業中貫徹落實情況,對企業科技創新所需要的資產重組、科技成果轉讓等,對企業承擔經濟責任、政治責任以及履行社會責任進行把關,推動企業切實發揮國家能源安全“頂梁柱”、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國家隊”作用。
堅持精準用人,建設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專業化科技人才隊伍。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大力實施中國石油持續開展的人才強企工程戰略舉措,為科技創新和發展匯聚更多人才資源。
踐行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培育科技型管理人才。嚴格落實黨的干部路線方針政策,增強選人用人的科學性、準確性、公信度,特別重視和加強技術性干部選拔和培養。充分尊重科技創新的規律,打破論資排輩、平衡照顧,大膽起用有才華的年輕人才,發揮好企業人才高地的優勢。
用好人才發展機制,培養好科技專家人才。堅持推動中國石油黨組“生聚理用”人才發展機制在實踐中創新,實施“以才薦才”“以才造才”策略,將黨組織要求、企業需求相統一,動態建立面向全球的高端人才庫和后備人才庫。充分發揮“筑巢引鳳”優勢,成立黨員創新聯合攻關組,對青年人才配備工作業務和職業生涯“雙導師”提供“一對一”輔導,構建系統完備的青年人才自主培養循環模式,形成人才競相涌入的良好生態。
堅持緊貼需求,打造全員共同參與科技創新積極氛圍。對于國有企業而言,科技創新轉化需要制度機制的科學引導,專家型職工在基礎理論和前沿科技的探索,以及一線職工的創新。
激勵科研人員創新,真正為其松綁減負。黨組織從基本工作、基本制度、基礎環節抓起,推進黨的組織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增強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部分科研人員反映的非學術負擔較重的問題,堅持“破四唯”和“立新標”相結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動規律的分類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完善科技獎勵、收入分配、成果賦權等激勵制度。
鼓勵一線職工創新,積極創造成果轉化條件。要營造良好氛圍,使廣大一線職工煥發工作熱情、釋放創造潛能。加強對一線職工的教育引領,向一線職工講好科技創新轉化故事、先進一線職工故事,進一步涵養公司崇尚勞動、基層創新的風氣。開展一線勞動者,特別是技術技能員工的榮譽表彰活動,形成完備的一線職工科技創新、轉化的制度保障。建立一線職工按貢獻度參與分配的長效激勵機制,進一步實現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的良性循環。
堅持堅守紅線,因地制宜制定科研監督和容錯機制。國有企業黨組織對科研創新的監督保障作用,主要體現在完善企業的監督機制,筑牢拒腐防變的堤壩,以及建立和完善科研創新的容錯機制,重點對科技創新“關鍵崗位”“重大項目”“關鍵環節”等開展全方位監督管理,護航科技創新工作高質量發展。
完善對科技創新的監督保障機制。要圍繞科研項目全流程管理,緊盯服務采購、專家管理、經費管理等重點領域,確保項目規范實施、資金規范使用,推動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堅持以監督促服務,深化科研項目監督,圍繞科研項目的立項與采購、評審與驗收等關鍵環節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提出意見建議,促進科研項目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有效防范廉潔風險。
完善科技創新容錯機制。明確“錯”的科學邊界與范圍,這是構建科技創新容錯機制的首要條件。積極探索制定完備的科技創新容錯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以及容錯機制運行規程,完善科技創新容錯規章制度,充分尊重科技創新的特點和規律,保護科研人員憑借聰明才智和創新成果獲取合法收益,積極營造鼓勵大膽創新、勇于探索的企業環境。
(作者分別系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副總經濟師、黨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