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切實為基層松綁減負,讓想干事、會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如何避免基層工作“越減越負”、如何最大限度釋放干部干事創業動力活力、如何真正打通“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通道,已經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問題。
在“能干事、干成事”的道路上,仍存在少數“潛規則”和“隱形臺階”,“單打獨斗”的不如卷入“選邊站隊”的……令一些原本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逐漸變得不想干、不愿干。激勵干部干事創業,關鍵在于守護好他們“想干事”的初心、“會干事”的信心、“能干事”的恒心,確保“干成事”多點開花、持續結果。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黨中央歷來重視調動和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為基層干部實干擔當、爭先進位指明了前進方向。作為新時代的干部,既要學會抬頭看路,登高望遠,按照黨中央指引的政治方向、明確的前進道路想問題、作決策;又要認真埋頭拉車,發揚只爭朝夕、馳而不息的奮斗精神,抓落實、盯細節,努力成為可信任能成事的優秀干部。
要想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先要為干部擔當。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以組織擔當激勵干部擔當,樹牢有為者有位的鮮明導向,做實政治素質考察,更加注重從改革發展戰場、艱苦吃勁崗位、攻堅克難一線選拔提任干部;進一步加強對重點對象的精準激勵,進一步破除使用“程式化”、能上“不好下”等潛規則,更加注重運用綜合激勵手段,對看準的好苗子敢于打破隱性臺階、大膽使用;進一步明確容錯糾錯情形,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準確把握政策尺度,全方位加強對干部的關心保護。
中心工作、重大任務等大戰大考歷來是干部擔當作為的試金石、修煉場。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圍繞發展、事業、崗位所需,分批次選派優秀干部奔赴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一線,推動干部擼起袖子加油干。面對明年紛繁復雜的經濟工作,廣大干部要認真學習,把握政策取向,講求時機力度,把各項工作抓早抓緊抓實;要強化系統思維,把準各類政策和改革開放各項舉措的銜接配合,最大限度釋放政策優勢,更好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以斗爭精神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