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黨員干部肩負使命,不斷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讓人民群眾在時代變遷中收獲滿滿幸福。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式現代化所蘊含的三種獨特“美”慢慢展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綠水青山繞畫卷”繪就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美”。從塞罕壩林場幾代人的堅守,將荒漠化為綠洲,到長江十年禁漁的堅定實施,讓江豚再現、魚翔淺底;從黃河之水天上來,安瀾東去,滋養萬物,到三江源頭的雪域高原,成為“中華水塔”,守護著大地的血脈。這一切,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是對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堅定探索,是對美麗中國愿景的執著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步伐,始終伴隨著對生態環境的尊重與保護。因此,要不斷優化發展方式,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果敢的舉措、更加有力的行動,守護好每一寸綠水青山,繪就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最動人的生態篇章,讓子孫后代在享受現代化成果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賜與美好。
“文化璀璨映星河”點亮中國式現代化的“人文美”。人文美不僅在于歷史長河中積淀的瑰寶,更在于新時代下文化的創新傳承與發揚光大。從甲骨文的古老符號中,我們解讀出先民的智慧與文明之光,那是穿透歷史的文化傳承;在唐詩宋詞里,我們領略到文人墨客的風骨與情懷,那是跨越時空的情感共鳴;在故宮的紅墻金瓦和敦煌的飛天壁畫都是中華民族審美與創造力的巔峰展現,它們靜靜地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夢想。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浪潮中,要銘記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堅持守正創新,以一種更加自信自強、更加包容互鑒、更加創新引領的姿態,讓它們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要通過數字技術的運用,讓古老的文物以全新的面貌呈現于世人眼前;要借助科技創新的力量,讓傳統文化以現代的形式活躍于生活中。通過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深度融合,讓中國式現代化的人文美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世界看到一個更加自信、開放、包容的中國。
“共同富裕繪新篇”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和諧美”。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它不僅僅追求經濟的高速增長,更注重社會的公平正義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在脫貧攻堅戰的征程中,我們見證了無數家庭擺脫貧困、邁向小康的感人瞬間,這不僅是物質條件的顯著改善,更是精神面貌的煥然一新。鄉村全面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進一步激活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讓農民群眾得以共享現代化成果,讓全民福祉得以大幅提升。新時代下,要緊盯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持續加大投入,優化資源配置,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讓每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讓人民群眾的健康得到更好保障。同時,要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全體人民織就更加堅實的安全網,讓人民群眾在面對風險挑戰時更有底氣、更有信心,努力繪就一幅共同富裕的新篇章,共同領略中國式現代化帶來的和諧美。
(浙江省永康市象珠鎮人民政府 楊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