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動搖,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斷推進民生領域體制機制的創新與完善。通過抓關鍵、抓實效、抓長效、抓聯動,矢志不渝地推動公共資源向基層下沉、向農村延伸、向弱勢群體傾斜,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每一個人都能共享幸福、共筑夢想,勾勒出一幅幸福美好的社會新畫卷。
抓關鍵,直擊民生痛點,解群眾燃眉之急。民生工作千頭萬緒,但關鍵在于精準把握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要求我們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用心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與訴求,精準識別民生工作的痛點與難點。當前,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民生領域的問題依然凸顯,成為人民群眾心中的“急難愁盼”。我們必須以這些問題為靶心,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確保每一項政策措施都能直擊要害,有效緩解群眾的困擾與壓力。同時,要特別關注困難群眾的需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扎實補齊民生保障短板,在群眾最盼處出實招、在群眾最難處見行動,切實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織密扎牢。
抓實效,讓民生工程落地生根,惠及萬家燈火。民生工作不僅要說得響亮,更要做得扎實、見得實效。我們要在盡力而為的同時,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充分考慮當地發展狀況、群眾實際需求,因地制宜、量體裁衣,確保每一項民生工程都符合實際、可行可續。在推進過程中,要注重實效、拒絕浮夸,讓群眾真正看到新變化、得到真實惠。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要優先考慮農村和基層地區的實際需求,不斷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在公共服務供給上,要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確保群眾能夠享受到更加優質、便捷的教育、醫療等資源。此外,要堅決杜絕開空頭支票的行為,不能為了政績而盲目承諾,失信于民。
抓長效,持之以恒改善民生,共筑幸福基石。民生改善非一日之功,需要我們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我們要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長期戰略任務來抓,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推進。在謀劃政策時,務必立足長遠,注重前瞻性、系統性和可持續性,確保各項民生政策既能獨立成章,又能相互銜接,形成強大的政策合力。在實施過程中,要秉持“一件事不落地,一年接著一年干”的韌勁,持續鞏固和拓展民生改善的成果,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同時,我們還需不斷反思總結,及時汲取經驗教訓,持續優化政策措施和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確保民生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穩步前行。
(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橫山鎮政府 鄭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