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背景下,黨和政府推進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所在,也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以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核心,以推進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途徑,以發展和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為依托,推進政府政策、產業革新、資源配置、農業科技等實現創新發展,只有充分發揮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導向功能,才能扎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新時代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新動能
農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體體現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構建、城鄉產業融合發展的推進、糧食生產的穩定增長、循環經濟的有效實施以及科技創新能力的顯著提升等方面。黨和政府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提升農村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以農民為主體,促進農民增收,同時拓展和延伸農村產業鏈條,發展非農產業;以推進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指導方針,發展和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推動政府政策、產業革新、資源配置、農業科技等,充分發揮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導向功能,有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要實現新時代農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政府需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投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合理配置農業資源,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勞動力和土地作為農村主要生產要素,其高效利用是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農村經濟只有實現高質量發展,才能使農村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發揮引領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導向功能,增強農村經濟韌性,實現城鄉產業一體化融合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戰略目標提供新動能。
新時代推進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
新時代黨和政府要推進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首先需要完善農村組織體系建設,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把農村各種組織等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同時,優化農村集體決策機制,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在產業幫扶有關機制方面,農村經濟明確高質量發展方向,逐步提升村雙委成員推進實施鄉村全面振興戰略的能力,激活農村經濟資源,增強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能。
其一,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創造有利于農村人才發展的環境。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完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保障人才在農村享受與城市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其次,各級政府需洞悉農村經濟發展需求和特點,確保人才能夠服務于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再者,農村社會應多渠道廣泛收集人才信息,定期對人才庫數據進行分析,并與其他地區人才庫建立合作關系,合作開展人才培養等活動,為政府政策制定和決策提供參考借鑒。
其二,政府在推動農村資金嵌入方面可以采取加大財政投入、制定優惠政策、構建農村信用擔保體系、推廣農村金融知識、完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等措施。政府推動農村金融機構服務“三農”,通過財稅支持及政策導向,引導資本要素流向農村。為此,政府需健全財政投入機制,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強化對金融機構的引導和鼓勵,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農村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有序引導工商資本興辦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鄉村企業。
其三,農村通過引入技術要素、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快速提升農村生產能力和產業水平。在引進技術的同時,要注重消化吸收并結合農村資源和發展需求進行技術創新改造。政府還應支持農業科技企業發展,提供相應政策支持和財政支持,還應加強農業科技企業的創新能力建設,建立完善的技術轉移機制。同時,加大農民技術培訓投入,提高農民生產經營技能水平,鼓勵農業技術推廣,構建多元化的農民技術培訓體系,為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高軍峰;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4級博士研究生 李煜涵)
【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編號:20&ZD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