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授予單杏花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褒揚她是“科技創(chuàng)新賦能交通強國建設的鐵路先鋒”,號召全社會向她學習。作為駐村選調生,我們應當循“跡”而行,追尋榜樣的為民足跡、奉獻足跡、實干足跡,將榜樣之力融入日常工作中,與時代楷模同心、同向、同行。
循“但愿蒼生俱飽暖”的“為民足跡”,砥礪初心,始終如一,在服務群眾中與時代楷模同心。從硬板票到電子票,從徹夜排隊買票到網絡一鍵觸達,鐵路12306系統(tǒng)從零開始,實屬不易,支撐單杏花堅持至今的最大原動力就是旅客的需求。她關心學生票使用不便問題,設計出查看優(yōu)惠區(qū)間和優(yōu)惠剩余次數等多種便民功能;她關心每年春運主力“農民工兄弟”的返鄉(xiāng)買票問題,牽頭成立農民工團體票系統(tǒng)研發(fā)團隊;她關心旅客車上餐食問題,親自“扮演”外賣員,打通送餐途中關鍵點。作為駐村選調生,要追尋時代楷模的“為民足跡”,理解“民生為大、民生為要”的深刻內涵。在日常工作中,深入人民群眾,由表及里,由近及遠,用真心聽真話,用真情換真情,下真功夫辦真事,用民聲實績托起群眾穩(wěn)穩(wěn)的幸福。要常到群眾意見大、呼聲大、怨氣大的地方調研,聚焦重點難點,匯聚人民智慧,把矛盾化解在基層一線,做好群眾“服務員”。
循“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奉獻足跡”,摩頂放踵,衣被群生,在克己奉公中與時代楷模同向。17歲時,一張火車票將單杏花帶出江西婺源的大山,帶她走向了外面廣闊的世界和一生追逐的事業(yè)。從“小單”到“單工”再到“單總”,單杏花用28年的時間伴隨售票系統(tǒng)從1.0版本到5.0版本迭代升級,陪伴12306客票團隊從四五十人發(fā)展到七百余人,她帶出了12306客票系統(tǒng)老中青三代人才的“夢之隊”,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都奉獻給了中國的鐵路客票事業(yè),助力中國的交通強國建設沐光而行、一路升華。作為駐村選調生,要追尋時代楷模的“奉獻足跡”,踐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錚錚誓言。在日常工作中,要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把話說到群眾“心頭”,把事干到群眾“點頭”,更要超越小我、融入大我,跳出個人利益的局限,站在更高的視角去審視和處理問題,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擇一事終一生”,是堅守,亦是勇氣,踐行的是群眾的意愿與需求。
循“風雨兼程不畏難”的“實干足跡”,躬行踐履,篤行致遠,在急難險重中與時代楷模同行。2012年春運,剛剛上線的12306系統(tǒng)在數以百萬計的峰值訪問量沖擊下遭遇了“雪崩”式癱瘓,在備受煎熬的2012年春運結束后,單杏花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出讓全國人民滿意的系統(tǒng)”。從不滿意到滿意,單杏花和團隊成員們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的挑燈奮戰(zhàn):創(chuàng)新采用了人臉識別、數據并行計算等新方法,將旅客過閘平均時間縮短到了1.5秒;助力中國高鐵的“亮麗名片”走出國門,打造出了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中老鐵路、雅萬高鐵客票系統(tǒng);幫助解決了空鐵聯(lián)運、鐵水聯(lián)運問題,創(chuàng)建出12306扶貧商城。如今,12306已經成為勾勒出“流動中國”溫暖畫卷的全球最大票務系統(tǒng),單杏花也被稱為12306的“最強大腦”。作為駐村選調生,要追尋時代楷模的“實干足跡”,堅守“實字當頭,干字為先”的行為準則。在日常工作中,要少動“嘴皮子”、多挽“袖管子”,做到求真務實、作風扎實、工作落實。必須深入田間地頭、走進車間廠房、坐在農家院落,在“主動尋事”中解決“民生千萬事”。利用幸福茶館、議事長廊等場所把理論宣講潤物無聲地送入“尋常百姓家”,暢通共商共治渠道。
一張車票和一路風景,是單杏花不懈奮斗的漫漫征途。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歷史不會辜負實干者。愿你我共勉,將榜樣力量化為前行動力,將個人小我融入時代發(fā)展,爭做與群眾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新時代“答卷人”。(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望海街道青蓮寺村選調生 黃銘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