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總結海南高質量推進國家公園建設的實踐經驗,人民論壇專題調研組于12月17日至19日赴海南省實地開展專題調研工作,了解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在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制度創新與運營管理、社區參與與民生改善、科普宣教與文化傳播等方面的情況,深入總結海南省高質量推進國家公園建設的先進經驗和創新做法。
此次調研由人民論壇專題調研組首席研究員、調研組組長陶建群帶隊,中動協國家公園及自然保護地委員會主任張希武,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殷培紅,國家文化公園專家咨詢委員會秘書處辦公室副主任程惠哲等參加調研。調研組一行通過實地走訪和座談的方式,全面了解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建設情況,對其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探索給予了高度評價。
人民論壇專題調研組走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設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2021年9月30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正式批準設立,成為我國首批5個國家公園之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于海南島中部,東起萬寧市南橋鎮,西至東方市板橋鎮,南至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毛感鄉,北至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區劃總面積4269平方公里,約占海南島陸域面積的八分之一。海南熱帶雨林是世界熱帶雨林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熱帶雨林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國分布最集中、類型最多樣、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發育了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海南島主要江河,為海南省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生態安全保障。
調研組了解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植物保護情況
調研組一致認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設立以來,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強化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科學開展保護修復,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創新體制機制。海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林草局建立了局省聯席會議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常態化溝通解決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的突出問題。組建了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任常務副組長,國家林草局副局長、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任副組長的海南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審議、討論國家公園建設工作的重大事項。同時,國家公園內還建立了高效協同的社區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各分局和屬地市縣遇到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獨創土地產權相互置換模式,解決了生態搬遷難點問題,保障村民搬遷后離鄉不失地、有產業發展、可持續增收。二是加強物種保護。通過實施針對性保護措施,旗艦物種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數量已從設立國家公園前的4群29只增加至7群42只,實現了穩步增長。圓鼻巨蜥、穿山甲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重現故園。據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以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累計發現新物種75種,物種目錄不斷更新。三是發展綠色產業。調研組了解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積極推動綠色產業發展,通過發展生態旅游、開展自然教育等,為社區居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使得他們的收入來源更多元,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國家公園還注重培養社區居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引導他們參與生態保護和國家公園建設工作,推動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和民生改善相統一。
在海南省林業局召開高質量推進國家公園建設的“海南樣本”座談會
陶建群指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在生態保護、體制機制創新、社區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下一步,人民論壇雜志社將發揮研究型宣傳的優勢,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特色做法和成功經驗進行深入研究、系統總結和廣泛宣傳,為全國乃至全球的國家公園建設提供寶貴經驗和借鑒。
(周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