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青春大講堂·奔跑吧成都”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成都舉行,活動邀請來自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科技創新、鄉村振興、運動賽事、文化傳承等領域的青春榜樣,從他們為夢奔跑的故事出發,串聯起成都2024年度向前奔跑、向上生長的城市發展脈絡。他們中,有人兩年飛了320次、55萬公里,讓“成都造”手術機器人走向世界;有人用50年時間沉淀,讓成都漆器延續千年之美;還有一群人在100天時間里遍訪企業超5萬家……他們奮斗的身影,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與城市發展緊密相連,生動展現了青春最為絢爛的風采。
“大思政課”是青春胸懷全局的“成長路徑”。思政課是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落實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的重要課程。從“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到“青春大講堂·奔跑吧成都”,我們意識到“思政課”必須與現實生活接軌。要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著力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切實指導現實生活,有效激勵青年將所學的思政“金課”轉化為實踐的“明燈”、解決問題的“鑰匙”、不懈奮斗的“源泉”,在震撼心靈的故事中領悟奮斗的真諦,只為不辜負這座城市中每一個奔跑的夢想,讓青年完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思想養成,能夠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全力奔赴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
“大思政課”是青春著眼未來的“壯麗山海”。青春之于中國,是進取,是拼搏,是昂揚向上。新時代好青年該如何勇擔歷史使命、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這需要有自己的深入思考。以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搜救隊的馮毅為例,他曾兩度擔任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開艙手,用18年的堅守在西北大漠為航天事業書寫青春。作為青年一代,要在發揮思政課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重要作用的同時,著重培育當代青年的人民情懷、家國情懷、奮斗精神及天下胸懷,將為民的真摯初心、干事的火熱干勁轉化為腳下堅定的一步一印,把青春之自信、豪情、力量都“燃”起來,為黨和人民的崇高事業努力拼搏,以擔當和作為回應人民的期望,讓青春的奮斗之花開遍基層沃土。
懷遠大志向、赴遠大征程。征程雖遠不懼路遙,目標雖大勇往直前,只要抱定信念必將抵達遠方,寫就青春璀璨的篇章。打開時間卷軸,從2021年的北京,到2022年的廈門,再到2023年的成都,“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接續開展,有力推動了更多優質思政資源觸達青年一代。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只要懷揣夢想、敢于奮斗,也能在平凡的工作當中成就不平凡的自己。時代雖各不相同,但青春的精神始終一脈相承。唯有拼搏,不停地奮進,才能在親身實踐中如星光點點,匯聚成炬,以更大“牽引力”更好地吸引青年、集聚青年、成就青年,不斷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以奮斗的“畫筆”,讓時代精神更直觀地呈現,在矢志奮斗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向未來。接力深耕2025年,“大先生”要用心講好思政課,“新青年”要用心領悟大道理,讓每一個奔跑的“你我”,將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共繪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未來。(作者:唐代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