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是以價值創造為中心,基于產業分工形成的連貫生產、流通、配送、消費等環節的價值網絡體系。產業鏈質量提升主要體現在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質量基礎設施優化、產業鏈提檔升級、產業鏈韌性與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等方面。近年來,蘇州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提出的“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指示精神,以及上級產業鏈質量提升工作部署,成功探索出“創新驅動、縱橫聯合、數實結合、一體推進”的蘇州產業鏈質量提升新模式,取得顯著成效。
一、做法與成效
創新驅動。蘇州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建立質量創新聯合體實現整合融合創新和“抱團”發展,賦能蘇州重點產業鏈質量跨越式提升。質量創新聯合體是蘇州獨創的產業鏈質量提升模式,蘇州目前已在光通信、“機器人+人工智能”、納米新材料等產業建立了17個質量創新聯合體,并產生了顯著的質量提升效果。如光電產業質量創新聯合體明確了海洋光電纜等重點產品領域的發展規劃和路徑,先后協助攻克了深海通信裝備系統關鍵技術、萬公里深海傳輸、萬米深海水壓和深海長壽命應用三大世界難題,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領域的空白。開展全產業鏈質量管理認證、綠色供應鏈低碳認證和數字化認證三項江蘇省級認證創新示范試點項目,建立了全國首個光通信產業全產業鏈質量管理體系團體標準。同時,聯合體積極推動標準制定,為光電產業560余家企業提供共享資源。
縱橫聯合。一方面,以橫向產業內聯合實現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質量創新聯合體加強基礎共性技術研究,實施質量技術聯合攻關,著力解決產品性能、品質等關鍵核心問題,形成質量改進成果1000余項。如納米技術應用產業質量創新聯合體依托蘇州工業園區30年建設成熟實踐,協同推進質量創新、質量提升、質量比對和質量攻關,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術,成為國家納米新材料先進制造業集群核心區,并躋身全球五大納米產業集聚區。另一方面,以縱向產業鏈融合促進上下游質量一致性管控。在質量創新聯合體帶動下,通過借鑒龍頭企業質量管理成功經驗做法,促進設計、材料、工藝、檢測、應用等產業鏈上下游標準和質量管理銜接,推動上下游中小企業與龍頭企業質量協同發展。如冶金產業質量創新聯合體建成精品冷軋工藝工裝件動態管控平臺,對20家冶金產業上下游企業工業線材核心指標進行能力驗證比對,組織專家分析診斷企業關鍵工藝技術、過程控制等問題,形成改進方案13個,2個省級質量攻關項目成功落地,培育了沙鋼、永鋼等一批鏈主企業和質量標桿,引導產業上下游企業統一質量技術指標,推動了全產業鏈質量提升。
數實結合。即質量管理數字化賦能和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實體網點集成服務相結合。一方面,以全方位數字賦能實現產業鏈質量變革創新。質量創新聯合體推動全市具備“智改數轉網聯”基礎的企業率先參與質量管理數字賦能工作,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質量管理數字化應用場景,推動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與質量管理融合發展,引導發展網絡化協同、共享化生產新模式。如服裝產業質量創新聯合體龍頭企業波司登,通過應用服裝智能質管數字系統平臺等措施,將大數據融入企業設計研發、采購制造、倉儲物流、零售運營、用戶服務等關鍵環節,聯動監測原輔材料、成品和售后服務質量,以質量信息遠程共享實現上下游企業動態管理、及時反饋和持續改善,促進了產業鏈企業的質量提升和質量管理數字化變革。另一方面,以全生命周期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實現產業優化升級。蘇州已建成以涵蓋1個市級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中心、5個產業“質量接力站”、64個“質量賦能站”為主體的“1+5+N”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網絡布局,以“質量賦能區域全覆蓋+質量接力產業全鏈條”工作模式,精準服務產業創新集群發展。深入推進“新產業標準化領航行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質量賦能伙伴計劃”等,2023年以來,服務企業1.8萬余家,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4000余個。
一體推進。近年來,蘇州全面貫徹省局部署,堅持產業鏈質量提升全市一盤棋,充分調動整合區縣力量,統籌謀劃、整體布局、合力攻堅、壓茬推進,著眼“點”上突破打好攻堅戰,著眼“線”上聯動打好升級戰,著眼“面”上提升打好協同戰,一體推動產業鏈質量提升工作。2022年1月,《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指導意見》,明確了重點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四大主導產業,高水平構建一批具有蘇州特色的產業創新集群;8月,印發《關于推動新興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數字賦能型服務、知識驅動型服務、消費導向型服務三大重點方向;9月,印發《關于強化機制推進產業創新集群和新興服務業細分領域發展的工作意見》明確產業創新集群16個重點細分領域及新興服務業10個重點細分領域。2023年始,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領導小組印發蘇州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2023-2025 年),聚力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2024年初,蘇州全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會議召開,會上形成兩大重點戰略布局,即“1030”產業體系和“311”服務業體系。其中,“1030”產業體系提出構建10個重點產業集群和30條重點產業鏈;“311”服務業體系,“3”是指要素支撐服務、質效提升服務、商務專業服務等3大重點方向,“11”具體包含11項細分領域,其中著力突出了碳中和服務、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服務、工業設計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等新的領域和方向。
二、對策建議
一是堅持全國一盤棋,借鑒蘇州成功經驗做法,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創新產業鏈質量提升新路徑、新方式,進一步深化、實化、細化產業鏈質量提升工作,全面推進產業鏈質量提升。
二是因地制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當地經濟發展實際和資源稟賦條件,確定重點發展的產業鏈,由一位鏈主企業所在地政府領導作為鏈長主抓,由一個政府部門牽頭落實,并建立一支產業基金提供資金支持,通過政產基互動互促,實現產業鏈聯動發展。
三是堅持強鏈、補鏈、延鏈、建鏈四鏈協同,通過主要面向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強鏈、補鏈和延鏈,以及主要面向未來產業創建新鏈,實現四鏈一體推進、協同發力、聯動提升。
作者:安森東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